第二节 感觉器官
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摸觉、味觉及本体感觉等等。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人们获得的知识70%来自视觉。
一、视觉器官──眼睛
(一)概述
眼球是感受光线刺激的视觉器官。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折光物质组成。眼球周围的附属结构除眼肌外,还包括眼睑、结膜、泪腺、睫毛、眉等(图2.4)。
1.眼球壁
眼球壁的最外层是巩膜和角膜,较厚、白色、坚韧的巩膜,能保护眼球;巩膜前方是透明的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眼球壁中层后三分之二为脉络膜,有大量色素和血管,能防止光线散射并为眼球输送营养。脉络膜前缘是由睫状肌构成的睫状体,睫状体借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向前是环形的虹膜,虹膜含色素,决定“眼球”的颜色。虹膜中央是圆形的瞳孔。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瞳孔可改变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强弱。
眼球壁最内层是视网膜,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象。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能感觉强光和有色光;另一种是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使人们在较黑暗的环境中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
2.眼球内的折光物质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晶状体。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形似双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借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其凸度,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晶状体与角膜之间是房水。房水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并维持眼压。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是一个较大的空隙,填充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称玻璃体,它能支撑眼球并加强聚光效果。
若光线经过折光物质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大脑皮层不能收到清晰的信号,难以形成清晰的图像,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二)幼儿眼睛的特点
1.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如果幼儿形成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视物过近,则会使睫状肌过度紧张而疲劳,以致使晶状体变凸,形成近视。
(三)眼的卫生保健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不在光线过强或暗的地方看书、画画。(2)看书写字时眼距书本保持1尺以上的距离。(3)不躺着看书,以免眼与书距离过近;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因身体活动可导致书与眼的距离经常变化,极易造成视觉疲劳。(4)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应望远或去户外活动,以消除眼的疲劳。(5)容易导致幼儿用眼时间过长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因此要限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间,一般每周1~2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小班不超过半小时。看完电视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幼儿活动室窗户大小适中,使自然光充足。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反光较好。自然光不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
3.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宜大,字迹、图案应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矫治视觉缺陷效果最明显的时期。定期为幼儿测查视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当幼儿出现某些特殊行为时,要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比如:两眼“黑眼珠”.不对称;经常眨眼、皱眉、眯眼;眼睛发红或常流泪;看东西经常偏着头;经常混淆形状相近的图形;看图片只喜欢大的;手眼协调差等等。
5.教育幼儿不要揉眼睛,毛巾、手绢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幼儿,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望远。若幼儿配戴矫治眼镜,应要求幼儿按医生的嘱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