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中央多次强调,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然而,“十一五”开局之年前5个月的最新统计显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30.3%。如此之高的增幅为近年少有,投资过热再次向人们敲响经济风险的警钟。
不讲条件、不顾国力的可能,盲目上项目,一味追求扩大投资规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上的老毛病,其浪费严重,危害性极大。为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不能说不得力,可为什么有的地方依然在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一些干部依然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一味追求增长速度呢?
把脉问诊,粗略概括,可以说这些地方患上了五大病症:一是“盲目投资冲动症”;二是“科学发展冷漠症”;三是“招商引资饥渴症”;四是“违法用地不疲症”;五是“房产开发躁动症”。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要讲条件,是有前提的。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比如,前些年投资迅猛增长带来的恶果现在已开始显现,钢铁、电解铝等部分行业产能已严重过剩。由此可见,不科学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催生出来的“政绩”,其实是危害深重的“政疾”。既干扰了中央宏观调控的落实,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局,很容易诱发经济风险,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也给地方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和可怕的隐患,并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沉痛的教训亟须汲取,而医治这些痼疾,当用良药和猛剂。一是要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实践证明,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轨道。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二是要根除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做法。要把好土地、信贷两道闸门,严格执行技术、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制止地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认真落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各项举措。要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抓紧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狠抓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其三是要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快增长方式转变,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应当成为我们经济工作的自觉行为。加快经济发展,不能再走盲目追求增长速度和扩大投资规模的老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