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怎样与家庭合作
(一)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合力的大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完全一致时合力最大。一般来说,幼儿园方面对家园合力的大小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负有“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的责任。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容易以“幼儿园中心”的态度对待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没有配合的必要;或认为家园结合仅仅是教育家长;或将幼儿出现的问题统统认为是家长的责任,等等。这些认识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会影响和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主动着手与家长合作。香港《学前教育服务优质计划》中提出,“如果不正确对待父母的需要,那么,学校给儿童帮助的价值就有可能受到限制。”教师应当确立这样的认识,否则就会把这一工作看得可有可无。
(二)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家园合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家长直接参与指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共同商议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加入幼儿活动、深入具体教育环节与教师联手配合(共同组织或分工合作)、被邀请主持一些教育活动等;家长间接参与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自己不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一般的家园联系大多属于这一类。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还存在不少错误观念,如偏重智力、技能的培养,而轻视社会性发展,把幼儿的自我表达、与同伴交往、自我评价等都列为最不重要的项目。家庭教育的方法也一般比较简单、盲目,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强化家长其“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贯彻《规程》的要求,“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在家园合作中,上面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可同时进行的。
(三)家园合作的方法
我国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1.家长直接参与方面
①家长开放日——定期让家长来园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如运动会、生
②“爸爸、妈妈老师”制度——家长可以不定期地来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活动。
⑧亲子游戏——家长来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举行各种活动。
④夏令营活动——幼儿园和家长一起组织的野外活动。
2.家长间接参与方面
(1)个别方式的家园联系
①家访——多在开学时进行,教师上门了解幼儿与家庭的情况,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②家园联系簿——是一种日常性家长工作形式,优点是能双向沟通,有连续性,可保存。
③个别谈话——也是家园沟通的渠道,如利用家长接送幼儿之机相互交换情况。
(2)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
①家长专栏——设立“家园之窗”、“家教须知”、“幼儿园一周活动(或食谱)”等专栏,供家长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情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等。
②家长委员会——由家长民主推选产生,参与和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⑧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园工作,反映幼儿情况,发动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
④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参见照片6.2
日本幼儿园的亲子活动)。
(四)家园合作的问题
在家园合作中,有两个问题是较普遍的,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为“三多和三少”。即家长虽然进入了幼儿园,但参观的多、参与的少;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少,家长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深层次的环节中;一次性的直接参与多,经常性的直接参与少,等等。
二是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表现在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常常不过是和幼儿一起玩玩,如运动会参加比赛或生日会分享蛋糕等,而回家后不大可能把这些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与之相对,家长学校又常常是在家长看不到幼儿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难以产生有针对性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当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冢园合作的实例
下面以三个例子说明,如何克服上述家园合作中的问题。从中可看到,让家长深入幼儿园教育过程,并使家园教育显示出连续性、整体性,既能有效地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又能促进幼儿园教育,特别是个别化教育的发展。
例一∶家长到幼儿园最想做的事是看看自己的孩7-。为了避免漫无目的地浏览,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有效地进行观察,如事先告诉家长活动内容,这一活动的目的,请家长注意孩子哪几点。有一定经验后,可给家长提供一张简单的幼儿行为观察表,供其逐项对照画圈,对每项的意义向家长作适当的解释,活动后一起讨论观察的结果。待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后,共同制定一个帮助幼儿的个别学习计划,并明确和落实各自的责任,特别是家长在家里要做的事,然后定期再交换意见。观察表可保存起来,既可作教师的参考,又可让家长与日后的观察再作比较,去发现孩子的进步或变化,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如某幼儿园小班的家长参观日,幼儿有一项活动是双脚并拢、跳过横在地上的一个接一个的长条积木。过去家长只是看着有趣,或为孩子拍手鼓励或哈哈大笑,活动结束就完了。后来让家长有目的地观察之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让家长看∶孩子跳时是双脚并拢的呢还是单脚跨的,跳过去后是站稳的呢还是站不稳,跳过一条积木后是接着跳下去呢还是要重新调整一下再跳,等等。这些观察不要求家长很高的文化程度,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动作的发展水平。然后家长与教师商定,下一步回家后如何个别辅导。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是大肌肉发展不好,就与教师商定办法,回家后不再抱孩子上楼梯,而让他自己爬;孩子跳跃后站不稳,是动作协调、平衡不好,教师就指点冢长,在接送孩子时让其多自己走,少坐车;回家后可在地上画一条线,让孩子做沿线走的游戏,等等。这样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课程内容扣在一起,教师与家长共同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果。
例二∶家长在家常常给孩子讲图书。幼儿园可给家长提供关于幼儿听故事情况的简单记录表(一本书一张),表上列出关于阅读这本书的一些简单问题,只需家长画几个圈即可。如这样一些问题∶是孩T-主动要你讲这本故事书的,还是你叫孩子听的?你讲图书时,孩子用手指着图书上的文字吗?孩子听故事时什么地方插话了?他说些什么?孩子喜欢书中的谁、不喜欢哪一个?你讲完了以后,孩子自己还去翻阅那本书吗?等等。教师看了记录后,和家长一起议一议孩子的情况,让家长了解这些问题的意义,如哪些表现了孩子对图书、文字的兴趣程度,哪些表现了孩子对事物的态度、认识,哪些说明孩子关心什么,其思维水平怎样等等。然后和家长商量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学习阅读的方法。多次的积累,不仅能使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初步的指导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还为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因人施教,特别是针对个别差异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平时,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是不可能作如此详细的记录的。
例三∶香港某幼儿园搞“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园方与家长一起拟定活动方案,使家长明白如何配合活动需要,具体做些什么、怎么做等。于是,除了幼儿园的活动之外,家长也同步在家里搞孩子小时候的“物品展览”,让孩子看婴儿时的照片、用具、玩具、衣服等,和孩子一起回忆小时候的趣事,然后把东西带到幼儿园,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类、整理,和班上其他家长、幼儿一起办展览。爸爸妈妈还兴冲冲地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当解说员。活动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更亲密;孩子具体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更加感到父母的爱,他们也更爱自己的父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效果也因此而倍增。
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
(一)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幼儿园在社区中发挥自身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优势,向社区辐射教育功能。如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幼儿园,供社区的儿童利用园内的设施;举办幼儿教育讲座提高社区成员的教育水平;辅导社区内的幼儿教育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等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事业结构调整,有的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也关、停、并、转,社区中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帮助和指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