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考试中对流利度和连贯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考官也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如果一个考生在回答问题中产生了超过5秒的延迟或停顿,他的分数就会受到影响。当然,有经验的考官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做出评判。那我们在平常的练习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呢?
首先在于对练习话题的选择上。口语的话题有多少个?是不是把所有的话题都练一遍就可以达到流利度和连贯性的要求?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历届口语话题的统计,仅第二部分的口语话题就多达200个,而我们知道第三部分话题是第二部分话题的延伸,所以第二部分的每个话题都会有8到10个附加话题。按此计算考生要准备大约2000个问题的答案才可以应付。即便如此,如果考官发现考生是在背诵答案而不是即兴的回答,那么相应的分数也会很低。所以,选择的话题要有代表性,练习话题时要追求精炼。
例如,第二部分一般围绕5大类话题:People,Places,Things/Objects,Activities,Time/Events。备考时考生可以针对每类话题精选,精炼两个话题即可。所谓精选,就是选择此大类话题中对你来讲最为陌生的小话题。比如说物品类话题中的艺术品这类话题,考生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场景词汇,那么通过精选练习就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所谓精炼话题指的是对同一话题的重复练习。有的同学采取普遍撒网的做法,就是练习很多话题,但是每个话题都不是很熟悉,或者说每个话题都只能达到5分的水平。而精炼的标准是反复练习一个话题,所谓熟能生巧,使每个练到的话题都能到达7,8分的标准。这样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这样的话题练习10几个就够了。
通过精选,精炼话题的过程,考生其实已经积累了一些可以脱口而出的口语搭配,句式。那么在保证流利度的基础上,口语考试其他三大标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
词汇方面:
我们缺乏的词汇究竟是什么词汇?是不是一些生僻的,非常正式的词汇,还是我们已知的,但不会熟练应用的词汇?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我们拥有的大部分词汇叫做被动的输入词汇。而能够在口语中熟练灵活运用的词汇才叫输出词汇。如何使输入词汇变成输出词汇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方法。建议考生平时养成用英-英字典来查单词的习惯。这里强调的不仅是生词,还有那些“熟词”。有的时候我们说不出来的不只是一个生词,而恰恰是一个已知词汇。原因是我们没有养成用英语来解释英语的习惯,更不用说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这种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能力叫做改述(paraphrasing)。有了这种能力,再辅助以大量的泛读练习来补充特定的场景词汇,词汇方面就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了。
语法和发音方面:
语法和发音的重要性较以上两个方面略低,但如果忽视了他们,也可能成为口语高分的瓶颈。 语法的准确性可以给考官留下好印象,从而得到高分。但是如果因此忽略了流利度,那就得不偿失了。口语中的语法错误一般都是很小的错误。可以采取分组练习的方法。找一个练习搭档,互相纠正错误。也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来纠正自己的错误。纠正的过程中可能会疑惑我为什么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原因很简单,平常说英语的机会太少了,练得多了,这些错误都会自然而然地避免。 其实口语中用简单句流利地表达就可以了,当然多变的句式会加分。但用复合句就要确定正确地表达。发音是个基本功的问题,涉及到单元音的精准,双元音的饱满,重音的准确,甚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方面的问题,好的语音语调也可以锦上添花。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要采取跟读,模仿,朗读,复述几个步骤的练习,语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考试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