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在1958年建校之初成立的化学教研室(化学实验室也建立于1958年9月,是交大最早的化学、物理及测量三个实验室之一)的基础上,合并原甘肃省石油化工学校后成立的。建院之初,学院就提出了“三步跨跃”的发展思路,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确立了“求实、创新、自强、高效”的院训,形成了“爱校敬业,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严谨治学”的院风,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目前正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向学科和专业的更深层次发展。
学院现设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生物工程系、基础化学教研室和实验中心5个系(室、中心);设有精细化工研究所、应用化学与环境化学研究所、天然药物研究所、生物种苗工程研究所、食品工程研究所等10个教学科研所(中心)。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托学院设立了“甘肃省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中心”等机构。
学院化学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增设了应用化学专业,2001增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3增设了生物工程专业。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化学工艺、无机化学、工业催化、微生物学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面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自学院成立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00余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15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0多人,普通本科学生1100人,成人教育类学生200余人。
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授7人,副教授(高工、高级实验师)27人,中级职称(工程师、实验师等)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2人,硕士学位22人。全国著名膜分离化学专家叶凌碧、水化学专家刘斐文等知名教授均曾在化学教研室任教。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已形成十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SCI高质量论文发表上具有领先优势。成立近十年来,学院积极申请承担各类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先后申请科研立项40余项,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已有10余项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近年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教学用房面积7750m2,其中实验室面积4500m2,学院图书分馆面积200m2;订阅中文期刊84种,有教学参考书10800多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30多台,1100多万元。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联络与合作,充分融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之中,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从而形成开放式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日本筑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学院与兰州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关系,建立了以中科院化物所薛群基院士为主任委员的教学与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中石油兰州石化研究院共同建立了“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石化研究院石油化工教学科研联合中心”,建立了以中石油兰州石化总公司、甘肃稀土集团公司、甘肃刘化集团公司、金昌化工集团公司、兰州维尼龙集团公司、兰州助剂厂等十余家的“校企协作网”。
在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学院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向以工为主、石油化工和工业生物技术学科优势明显、西北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奋斗目标迈进。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立足甘肃、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备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教学、化工产品的研制开发,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功能材料、环保化工产品、生物化学品及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开发,并能在上述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已形成理工结合,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具有精细化学品、无机有机合成、功能材料和现代分析技术等特点的应用化学专业特色。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计划”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甘肃省化学化工教学示范中心和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本学科。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企业横行课题3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90多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结构化学、配位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精细化工产品新技术、环境化工产品新技术、化学制药工艺学、煤化学与工艺、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食品分析和食品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兰州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下的一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专、综合素质优的师资队伍,并配备了一批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条件已经达到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5%。近两年共承担纵、横向课题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明专利2项,总科研经费200多万元。并有多项科研及教学成果获各类省部级奖励。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毕业生可在化工、炼油、材料、能源、轻工、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分析检测、化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化学工程或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本专业主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等课程。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是2001年在原有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科学等专业基础上筹建,于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微生物理学硕士点和生物化工工学硕士点。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铁道部重点课题1项,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现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1%。
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工程相关产业(生物化工、生物制品、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食品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生物检测等)行业从事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专业具有考研优势,年考研率达40%左右。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及设计、制药工程、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
主要专业方向: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制药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过程装备的研究、设计、运行、控制和管理等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化工、机械、计算机、控制、材料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课程设置十分注重基础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理念,强调培养以计算机应用为平台,把工艺、装备和控制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具有广泛的就业途径,呈供不应求的态势。毕业生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工程图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技术、过程装备设计及过程装备工程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管理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化工机械创新设计、过程机械结构分析、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压力容器安全保障技术与创新设计、故障诊断和智能控制等。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