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术为引领,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创新教育和科学研究两个高地建设,形成了“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双高”鲜明特色。
学科快速发展。现拥有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招收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经济地理三个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商务GIS方向)两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校长李小建教授是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院专业课教师均为中国科学院和知名院校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后6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64.3%;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2项、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3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2项;在教师参与指导下,开创了河南省在校本科生撰写专著的先河,人民网、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给予广泛报道;近四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为36.17%、46.34%、32.43%、46%,位居全校前列,部分毕业生被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录取。
学术研究成果多。教师完成课题研究139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0项;出版著作27部;发表论文487篇;获得成果奖励42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30余项。
地理科学类【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含商务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所属学科: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详细规划、城市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量地理学、地图学、环境科学、遥感基础与图像处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含商务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所属学科: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问题;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
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科学概论、GIS原理、GIS行业应用、GIS软件开发、自然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空间分析与建模、计量地理学、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俄合作办学)
中方学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方学校: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中国和俄罗斯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两国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发展将对世界整体格局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发展迅速,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881.6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在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两国城市和地区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交往日益频繁;在国际上相互支持与合作也不断得到发展。事实说明,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河南省内唯一一所财经政法类本科院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学校荣获“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等称号。学校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文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由俄罗斯联邦政府预算资助的国立高等学府,在俄罗斯综合性高校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在外国人才培养方面处于俄罗斯高校中的绝对领先地位。学校设有经济、人文、工程、农业、法律和医学等多个学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隶属于地理学科,该学科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八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科带头人李小建教授是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所有专业教师均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生的博士研究生;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2.4%;科研成果丰富,近年来完成科研课题127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27项、出版专著27部、获得科研奖励4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0项、在本专业权威期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期刊上发表文章500多篇;人才培养特色鲜明,2007年以来,本科生获得“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3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2项。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生态系创立于1992年。生态系的教授多数为俄罗斯和国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师资力量雄厚。该系很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如: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生态与自然资源利用,地质生态安全研究等等;目前该系拥有包括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内的七个独立创新实验室,可供本科生学习实践;“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专业从专业设置以来,在学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一直稳居俄联邦高校前3名,在国际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根据2012年3月12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第293号命令,自2012年起,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可自主创立及自主控制教学计划,生态系的“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专业即为俄联邦科学教育部列入自主设置的专业之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两校联合培养的学生将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考生需通过高招考试,达到本科二批录取线,并同时符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制定的入学标准。
该专业课程学制为四年。第一、二学年,学生将主修俄语语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四学年,学生将主修专业核心课程。
该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俄语语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由两校共同制定,并符合中、俄两国的相关规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讲授,俄语语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教师讲授。
该专业学生俄语和专业课成绩都达到要求,且在本科学业期满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通过俄方评估,符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士学位标准的学生,将获得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本科学业期满,成绩符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及学位标准的学生,将获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该专业学生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分别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校生的学位一致。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