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伦理与法规等。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选择题(20分);
2、简答题(30分);
3、论述题(40分);
4、材料分析题(60分)。
五、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渊源
2.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形态
(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
2.近代报刊的初步发展
3.在华外报网的社会影响与历史评价
(三)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1.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3.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4.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演化
5.第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2.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3.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4.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历史意义
(五)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1.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变化
2.党营新闻事业的演化
(六)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1.民营新闻事业的商业化探索
2.民营新闻事业的时代转型
3.民营新闻事业的步履维艰
4.民营新闻事业的历史评价
(七)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1.沦陷区新闻事业的大劫难
2.沦陷区新闻法制的殖民性
(八)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2.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改革
(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调整
2.新闻传播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
(十)“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新闻传播业的艰难发展
2.新闻传播业的反思
(十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新闻传播业的探索与改革
2.新闻传播业的日渐开放
3.传播生态与传播格局的重构
(十二)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1.台湾的新闻传播业
2.香港的新闻传播业
3.澳门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1.古登堡与印刷术
2.早期新闻形态:偶然出版物
3.新闻事业的萌芽:定期报刊的兴起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
1.星法院与新闻管制
2.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
3.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三)18世纪:英国的荣誉
1.英国的跃进
2.笛福《评论》与斯威夫特《检查者》
3.《闲谈者》和《旁观者》
(四)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1.北美殖民地报业——富兰克林与曾格案
2.独立战争宣传家
3.杰弗逊与宪法《第一修正案》
(五)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1.大革命与报刊
2.《人权宣言》与言论自由
(六)便士报的革命
1.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
2.便士报的革命
(七)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1.大众报刊与大众文化
2.普利策与 “新式新闻事业”
3.赫斯特与黄色新闻
(八)广电简史
1.广播与电视:发端
2.美国广播:私有商业型模式的确立
3.BBC:公共广播系统的建立
4.六十年代的电视新闻
5.解除管制与兼并浪潮
(九)国际传播:走向地球村?
1.国际传播
2.全球新闻与信息流动
3.国际新闻流向与世界传播新秩序
三、传播学理论
(一)传播与传播学
1.关于传播的认识
2.传播学的发展
3.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4.传播学研究的流派
(二)信息、符号与传播
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中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
2.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
3.符号学基本概念
4.传播中的符号使用
(三)传者研究
1.把关人研究
2.媒介规范理论
(四)媒介研究
1.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媒介理论
2.媒介情境论
3.李普曼媒介理论
(五)受众研究
1.大众受众理论
2.使用与满足理论
3.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
(六)传播功效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传播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研究
(七)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
2.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3.人际传播与媒介效应
(八)组织传播
1.组织传播的特点和作用
2.组织内传播
3.组织外传播
(九)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生产和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4.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四、网络传播
(一)网络传播基本概念
1.网络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
2.网络传播的基本历程和趋势
3.网络传播的特性与属性
4.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
(二)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三)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1.网站传播
2.即时通讯工具
3.网络社区传播
4.搜索引擎传播
5.社交媒体传播
6.APP应用传播
(四)网络传播的文本
1.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2.网络传播的符号类型
3.网络文本的总体特征
(五)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
1.网络新闻传播者的构成
2.我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3.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
(六)网络情景中的网民
1.中国网民的规模与构成
2.中国网民的需求
3.网络环境与网民心理
4.作为受众的网民的总体特征
5.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受众
6.作为公民新闻主体的网民
(七)网络传播的结构
1.网络传播的结构
2.网络传播的信息传播结构
3.网络传播的意见传播结构
4.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八)网络传播的效果
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及其复杂性
2.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4.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
五、新闻学理论
(一)新闻定义
1.新闻定义
2.新闻定义的学术历史
(二)新闻与宣传
(三)新闻与舆论
(四)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的要素
3.新闻价值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因素
(五)新闻真实
1.新闻真实
2.新闻真实在现实中的影响因素
3.新闻失实的原因和表现
(六)新闻客观性原则
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3.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因素
(七)新闻体制
1.新闻体制
2.新闻体制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
(八)新闻出版自由
1.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
2.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关法律实践
3.在中国如何理解新闻出版自由
六、传播伦理与法规
(一)传播伦理概述
1.传播伦理的理论渊源
2.传播伦理的一般原则
(二)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的运用
1.真实性及其伦理边界
2.新闻炒作
3.有偿新闻
4.图片伦理
5.传播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
6.灾难报道
(三)传播法概述
1.区分“法制”与“法治”
2.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3.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
(四)宪法规范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言论、出版自由
3.批评建议权和舆论监督
(五)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
1.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2.保守国家秘密和保密法
(六)传播与司法
1.司法公开和司法独立
2.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平衡
(七)传播与公民权利
1.传播与名誉权
2.传播与隐私权
3.传播与肖像权
4.传播与著作权
(八)新闻业的行政管理
1.报纸、期刊
2.广播电视
3.互联网
4.新闻记者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