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学、生物
专业导游:水柏年教授
水柏年教授,资源与环境系主任,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省级重点教材《鱼类学》,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厅局级等教学与科研项目近30项。公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专著共50余篇(部),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2篇。 获得省、厅局、校级等各级奖励10余项。2006年被评为“浙江海洋学院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010年获得浙江海洋学院教学优秀奖;2011年被评为浙江海洋学院教学名师;2011年获得浙江海洋学院教学优秀奖;2011年与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舟山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1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2012年被评为省级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2013年获得浙江海洋学院第一届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浙江海洋学院第一届最美教师;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环保部海洋环评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评专家库专家、浙江生态学会理事、舟山市与金华市“五水共治”指导专家。
第一部分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简介
1. 培养目标
掌握深厚的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水产经营、渔业政策制定、水域环境监测以及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能在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环保及生态修复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海洋与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调查、评价、管理、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 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占62.5%;浙江省“151人才工程”6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校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拥有一支年龄、学缘、职称结构比较合理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3.专业的优势及特色
(1)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专业基础厚实。1958年我校工业捕鱼专业开设之初即拥有了本专业所依托的渔业资源学科,2008年被批准建设的省级重中之重学科“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学科”,2013年被批准建设的省级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学科”及被省立为一流学科(A类)建设的“水产学科”均为本专业办学提供了基础厚实的学科支撑。形成了专业的办学特色与自身优势,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为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2)应答现代渔业与海洋生态修复产业迫切需求,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国策契合度高。鉴于我省我国现代渔业兴起,以及海洋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产业蓬勃兴起,对本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迫切,本专业适时应答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为现代海洋渔业与生态修复新兴行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4.办学条件
本专业的基础实验依托的水产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 5184m2 ,仪器设备总值1731万元。其中,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室面积为289m2,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200万元。多年来海科学院的环境科学系的化学实验室办学条件也为本专业提供基础化学实验共享。此外,还共享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东海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
已建成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监测实习基地10个,能满足本专业的本科生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并不断探索,提升学校与实习基地单位的合作内涵、层次,初步实现产、学、研等多方位合作,实现合作双赢。
5.师生已有育人成果
本专业办学以来,学生毕业率一直保持在100%,获得学位率平均在96%以上,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约98%。近五年来,学生科技立项总计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本专业学生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的“关注海岛湿地,保护野生獐”调研项目资助。本专业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活动,获得国家二等奖(次)与省级三等奖1项(次)。2013年以来,本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省级、校级科研项目10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二、三等奖共9项。
6.学生就业前景与方向
(1)就业前景:本专业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培养的专业人才富有特色且与社会行业相契合,毕业生为我国现代渔业及海洋生态环境领域迫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环保及生态修复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海洋与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评价、保护、管理、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
7.近三年就业率
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2013年为94.59%,2014年为100%,2015年为100%,三年平就业率为98.9%。
第二部分 教授谈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Q1: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等调查、检测、评价、开发、保护及管理等。
Q2: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有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水产资源增殖学、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分析化学。特色课程有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业经济管理学、渔政管理学、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与技术、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管理。
Q3: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有志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志于海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修复、保护与管理,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吃苦耐劳与努力进取的精神等特质。
Q4: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海上实习的不适等小困难。
Q5:社会上是否有对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认识误区?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涵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态等多个领域,社会上可能因对本专业了解不足而产生误区。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这个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社会生活中有诸如海洋生物资源海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利用与保护政策理解、海洋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通过这个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Q7: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怎么样?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较高。
Q8: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有哪些优秀校友?
刘晓、朱婧睿、田阔、王未平、王亚林、丁宏印、沈明富、吴灵、夏淑雯等。
Q9: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国家大学生挑战杯学科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学科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英语竞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等。
第三部分 学生眼中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大学四年级学生 求锦津:海洋资源与环境,还是同我高考毕业填志愿时候认知一样,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大学四年,我学习了海洋多方面的知识,如海洋生物的鉴定、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等,让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个“海洋人”!这是因为,浙江海洋大学在这个专业里投入的师资、仪器设备以及人文关怀都是顶尖的。在这里,我们向老师学习,我们和老师一起研究,我们和海洋亲密接触。因为热爱,也因为专业本身极具潜力,我将继续留在这里深造学习!
大学三年级学生 徐元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与海洋息息相关的专业,高中毕业时为响应我们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学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我选择了这个专业。三年以来,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认真学习了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了我良好科学素质,并愈发的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一年一度的“资环生产实习交流大会”,会邀请当年外出实习的学长学姐同学弟学妹们讲解和分享实习的经验与心得,能使我们对自身专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能使自己更加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三年来,我切身体会到这个专业很好的适应了海洋开发的需要,同时充满着潜力;这里的专业老师不仅教学认真,还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大学二年级学生 何江楠: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的一个专业,尤其在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修复与海洋资源利用都是现在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我已经学习了一些专业的知识,在知识的帮助下,我褪去了大一时的懵懂,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专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精力澎湃的博士,也有经验丰富的教授,还有一群已经毕业了的师兄师姐。每年我们系主任都会组织一次“资环专业学业生涯规划大讨论”,让那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师兄师姐们回到学校跟我们分享学习和工作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我会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师兄师姐们的激励下努力学习,在同学们的团结互助中利用、拓宽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