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由原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和农学系合并而成,现有生物科学(2002年设置)、园艺学(2003年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2004年设置,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2004年设置)、农学(2009年设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2010年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年设置)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和农学3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8.33%,高级实验师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者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79%;硕士以上学位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14%;甘肃省“555”人才2人、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
目前,学院有实验楼1幢,使用面积7800平方米;有1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3个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4个教师科研团队研究室、4个标本陈列室,1个教学科研示范园,1个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展览馆和近20个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有教学仪器设备2320多台(件),价值1100多万元,这些条件满足实践教学及科研。近五年,学院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他级别各类项目50多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0余篇;出版专著9部,主参编教材5部。
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成绩显著,在学校组织的综合考核中,每年获得“优秀”单位称号,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院团总支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6次,先后有10余名学生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队员”称号,4名教师获省级社会实践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00多名学生获校级社会实践“优秀队员”称号;先后有近20件“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省级奖励,有150多名学生在校级学科技能大赛中获奖。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和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小学生物学教学及与生物科学相关工作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学科教学论、普通生态学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我校第一批升本专业,办学历史较长,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任课教师的7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85%,2人分别获得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和“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团体优势突出,建成了省级“河西学院生物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学术科研氛围浓厚,创新能力较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位居全校前列;教师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已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优秀奖2项;学生学习气氛浓厚,科研意识强,学生在校级科研立项的项目数及在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中获奖率位居全校前列。近三年考研率保持在3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就业方向:中小学、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科研院所、质检、商检、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行政、企事业单位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园艺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园艺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农业部门、涉农企业、教学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园林规划设计、现代园艺生物技术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活动直接对接地方园艺产业,园艺产业发展可为园艺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本专业学术科研氛围浓厚,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张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 项;培养的人才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科研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较高。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花卉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部门或单位以及涉农岗位,从事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农作物种子生产、园艺作物种子生产、种子贮藏与加工学、种子检验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2008年9月由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第三批高等学校国家级种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代号为TS11185),2013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又批准该专业为“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该专业再次被批准为“农村实用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我省特别是河西走廊种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以地方种子行业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前提,教学环节完整,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综合训练,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营销、管理有关的农业、科研、行政、企业、中职高职院校等领域就业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工程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 “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生物工程设备等。
专业优势:生物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工程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目前本专业专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100%,已建立基础性实验教学平台、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技能培训平台、创新教育与科研平台,可利用实验室面积约9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687万。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和生物产业实际流程建立培养模式,以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为本专业发展方向,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渠道较广、竞争力较强。
就业方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食品行业、质检、商检、动植物检疫检验、环保等部门或通过考取硕士生继续深造。
农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农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推广、农业市场开拓与农村发展规划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植物保护学和农业生态学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面向现代农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坚持为地方经济和“三农”服务,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强,就业口径宽。教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先后获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张掖市和酒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 项;已建成校内外实习基地和走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10多个,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就业方向:农业部门、涉农企业、种子公司、乡镇、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农业院校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葡萄学和葡萄酒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葡萄酒化学、酿酒微生物学、葡萄贮藏保鲜学、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分析与检测、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市场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酒类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甘肃省葡萄产业发展方向,重在解决当前酿酒葡萄在种植、加工、营销和葡萄酒文化传播方面的人才不足问题。
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酒类企业、营销贸易、葡萄酒庄园、葡萄酒俱乐部、酒文化传播企业、质检、商检等部门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食品生产、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农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及技术型人才为宗旨,根据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食品类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甘肃省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方向,重在解决当前食品加工方面的人才不足问题。
就业方向:科研院所、食品工程公司、质检、商检、动植物检疫检验、环保等部门或通过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