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各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是集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为一体的教学单位,其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部,2000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2年昆明医学院更名昆明医科大学后,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学院现设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等8个系;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1个,下设形态学、机能、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等5个实验室,拥有设施先进的机能学实验室、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设有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等2个科研机构;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科及科研管理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等8个管理机构。学院现有教学用房面积近3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236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6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硕士学位者11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伍达观奖教金、红云红河园丁奖获得者等近20人次。
学院1980年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点授权单位,相继成立了心脑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室、呼吸生理研究室、临床解剖研究室、人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肿瘤病理研究室、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寄生虫学研究室。2011年获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病理生理学、生理学、寄生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9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分别以脑缺血、脊髓损伤和原虫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我院共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承担学校各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留学生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多国均有合作交流,每年选派20余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师资培养力度的加强,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讲课比赛中获奖的数量(或级别)一直名列前茅,多人担任全国核心期刊编委。近五年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规划教材70余部。同时,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美国NIH等科研项目70余项,先后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余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发表科技论文近600篇,其中 SCI收录60余篇。
目前,基础医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留学生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一流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把学校建成在西部和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奋进。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云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之一。始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是学校最早设置的附属医院。2000年成立第一临床学院。1993年1月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1978人,其中高级职称482名;博士生导师14名,有硕士生导师158人;从德国、法国、日本及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200名博士学成归来在医院服务;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者20人;全国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人;享受国务院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9人。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
医院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97亿元,其中诊疗仪器、设备总价值达5.75亿多元。
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4个:其中外科20个,内科19个,医技科室15个。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200张,年住院病人近7万人次;年门诊病人近 217万人次。
第一临床医学院设有22个教研室,承担着学校8个专业39门课程的临床教学和部分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建院以来,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近7万人。
医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云南省创新团队,6 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所,17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室。12个省级重点专科。学校优先建设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1个,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医院牵头组织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7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卫生系统榜首。近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省级科研项目185余项,厅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从1991年至今,医院先后共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75项;厅级科技成果奖140项,9个专业被认定为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长期承担多项新药临床研究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我院获得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7个,被云南省卫生厅批准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培训基地。
医院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博士生,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视跨世纪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目前,已有28位医教师成为国家级及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每年选派医疗技术及管理人员100余人赴北美、西欧、亚太等地区留学,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和培训,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发展及项目开展。
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承担着全省危重病人的救治、部分高级干部及外宾医疗保健和为境外人士提供紧急救援任务。在历次抢险救灾、支前、科技扶贫、援外等重大医疗服务中成绩卓著,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中国援外医疗队先进集体”。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准则,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培养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进入新世纪,我们将以占地544亩,编制床位2000张的呈贡新区医院的建设为契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医院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以质量创一流,全面实施科教兴院、依法治院和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医院发展集团化、医院管理科学化、医疗服务人性化、质量监控标准化、科研工作开放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全国先进、在周边国家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52年,原名“昆明市工人医院”,1962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成立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现已发展成一所科室齐全、名医荟萃、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首批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及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医院占地面积达101.05亩,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编制病床1500张,年诊疗病人161.3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2.27万台次。
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编职工14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7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03人,博士、硕士学位305人,其中博士63人,具有省级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2人,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才4人,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全国医院优秀院长2人,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国外留学归来131人。
教书育人为本,注重临床教学与专业发展。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三个本科专业,15个教研室,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9个;康复治疗学专业全部课程通过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及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认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现有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校级22项,包括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部省级“优秀教材”,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实习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承担着基层医院医师进修学习、全省社区全科骨干医生培训的教学任务及帮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任务。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人民健康。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烧伤、泌尿、骨科、微创、康复医学等学科具有突出的优势。设有1个省级专科医院,5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云南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等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为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及学科建设稳步推进。设有5个省级研究所,9个省级研究中心,3个省级研究室,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 “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十一五”973项目子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省级各类科技项目80项、厅级各类科技项目65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51项,先后2次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8篇,其中SCI收录19篇;出版专著22本,其中主编5本。
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国际医学界合作互动,与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教学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关系,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及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派出3批援助乌干达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
“十二五”期末将建成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东、东非等地区的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拥有先进设备和一流技术、能与国际交流互动的现代化医院和一流的临床教学基地。为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肿瘤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是云南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是云南省肿瘤防治研究、人才培养及肿瘤学术交流的中心。
医院始建于1984年,1992年正式开诊,2005年9月成立临床肿瘤医学院,是卫生部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肿瘤早诊早治基地、云南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云南省肿瘤继续教育基地。
医院现有职工921人,其中高级职称138人,博士18人,硕士15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5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
医院占地84.3亩,医疗用房约10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500张。先后引进了现代化医疗诊断仪器,拥有PET/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ECT、核磁共振、多功能科研型流式细胞仪、多孔生物培养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重点抓专科特色,对肿瘤患者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在肿瘤外科手术、化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处于云南省的领先水平。
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昆明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在我院挂牌成立,承担临床医学专业肿瘤方向的本科教学工作,现已招收355名学生,同时进行博士、硕士的系列教育培养工作。我院拥有教学用房2109.57㎡,设有10个教研室。目前开设了《临床肿瘤学概论》、《临床肿瘤外科学》、《临床肿瘤内科学》、《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肿瘤病理学》等专业课程。在临床教学方面,实行本科生一对一双导师负责制,每名学生分别安排全程导师和阶段导师进行培养。编写并出版了适用于五年制本科生的肿瘤学系列教材,填补了我国肿瘤专业本科教材的空白。积极推进教研教改工作,近几年,承担省级课题3项,厅级3项,校级11项;获教学成果奖省级1项,厅级6项,校级1项;获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肿瘤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肿瘤学系列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临床肿瘤内科学》和《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肿瘤外科学团队”和“肿瘤放射治疗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获校级教学名师1人,荣获伍达观奖教金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34个。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云南省肿瘤研究所和省级研究中心11个、省级治疗中心2个。拥有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高校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肺癌防治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胸外科创新团队、肿瘤样品标本库。编写专著21部,发表论文千余篇,“肿瘤学”被评为云南省级一类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书》。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为口腔医学系,创建于1978年,2006年成立附属口腔医院,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云南省内集口腔医学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和口腔医疗保健基地。口腔医学为云南省重点学科,口腔医学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口腔医学院现有教职工14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50名,硕士以上学位者56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3名。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口腔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口腔内科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获得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6个教研室,荣获1个省级精品课程,1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一部省级优秀教材,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口腔医学研究所,共开设16门口腔专业基础及临床课程。学院所属的口腔医学研究所是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也是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附属口腔医院为昆明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同时获卫生厅批准为云南省口腔医院,建筑面积8825平方米,拥有128张牙椅和34张病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口腔专科医院,医院设有10个临床科室和1个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中心,成立5年来,年门诊量逾16万人次。口腔医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学习条件。2007年获准成为国家职业医师考试基地(口腔实践技能类)。
近5年来,口腔医学院科研成果喜人,承担有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学科科研经费650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3篇。学院(医院)积极倡导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口腔医学专家来我院讲学,与日本、泰国、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牙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有20余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泰国研修学成归来,成为学院的学科骨干。
口腔医学院每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60-80名,3年制硕士研究生30-35名。目前有在校本科学生340名(含外国留学生和台湾学生),硕士研究生92名。30多年来,口腔医学院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培养适应云南口腔医疗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具备良好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具备胜任口腔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毕业时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医疗工作的初级口腔医师。
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筹建于1978年的卫生系,1989年更名为预防医学系,2001年成立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基础雄厚,1993年,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云南省“十五”、“十一五”Ⅱ类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获得第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博士点省级立项建设单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MPH学位授予权。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并聘任中心主任兼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初步建立了高校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目前有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检验、营养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公共卫生学院现已成为云南省公共卫生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
公共卫生学院实行院、系管理模式,设有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环境卫生与职业医学系、营养与食品科学系、社区卫生系/儿少与妇幼卫生系、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经济系、预防医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培训中心、云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责任感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特色鲜明,并具有很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23人;博士11人,硕士49人。有博导2人,硕导25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人,“西部之光”培养计划人才1人。2009-2011年,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境外合作科研项目课题37项,主编教材6部,获省级优秀教材3部;2007-2011年年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
秉承“情系边疆、开放通连、勤求博采、德济众生”的办学理念,按照“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到目前为止,公共卫生学院共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00多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遍布于海内外。多数毕业生心系边疆,扎根基层,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人在国家和省地县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出入境检疫检验、医院、医学科研院所、医药公司和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担任业务骨干与领导工作。他们现已成为云南省公共卫生战线的主要技术力量,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法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置法医学专业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院(系)之一。1984年成立法医学专业并于同年招收法医学本科生,1988年成立法医学系,1996年批准为法医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2年8月成立法医学院,2005年3月新增法学专业(医事法学方向),目前法医学院下设法医学和法学两个本科专业。法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医病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法医学实验室为国家级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五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法医学院被司法部指定为全国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转岗培训机构,作为云南省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基地。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已成为
云南省高等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司法鉴定的中心。
法医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服务政法,保障基层”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人才”为目标导向,始终坚持与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办学模式,法医学专业招生全面纳入公安招生计划,实行提前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和省内外政法机关共建专业教学基地,建立法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个,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个,形成了较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创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法医学院主要为云南省和部分省市政法机关以及医药卫生系统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专业人才。目前,在校法医学专业和法学专业本科生433人。现已招收本科生1328人,其中法医学本科生26届1101人,四年制法学本科生6届224人。法医学本科毕业生长期保持高就业率,处于学校各专业就业前列水平。法学(医事法学方向)本科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法医学专业大批毕业生走上了政法机关各级领导岗位,大部分成为技术领导和技术骨干,为打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招收培养13届法医学硕士研究生93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8名,在校研究生45名。
法医学院拥有团结、敬业、拼搏、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28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1人,硕士研究生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国家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评审员2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校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骨干教师5人。教师出国留学进修26人次,22人次承担国家、省级学术团体职务。聘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法医学、法学兼职教授7人。法医学院下设法医病理学教研室、法医物证学教研室、法医临床学教研室、法医毒物分析教研室、刑侦技术教研室、医事法学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及学院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法医学院具有优势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学科特色。其中法医毒理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等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学科研究领域包括药物滥用毒理学、颅脑损伤、遗传标记、毒药物代谢、交通事故损伤机制,法学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患法律关系研究和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研究。具有较好的科研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拥有大鼠标准化行为实验室、药物滥用毒理实验室、DNA实验室、毒物分析实验室、刑事技术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法医学研究生培养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五个主干学科方向,培养规模、质量不断提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分项目1项,省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分项目1项,省应用基础计划项目27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2项。获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云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4项。参编全国规划教材19部,主、参编教材学术专著14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7篇。
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由法医学院负责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1999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指定为“云南省医疗尸检中心”组成单位之一,2001年10月云南省司法厅核准成立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中心下设6个业务鉴定室和2个地区(市)鉴定联络分支机构,中心工作人员49人,其中国家司法鉴定人38人。承担云南省和省外各级公、检、法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各类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工作。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为云南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昆明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单位及云南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类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是云南省最具学术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
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始建于1996年。现有药学、药物制剂学和临床药学三个本科专业,迄今共招收本科生1250人,迄今累计向社会输送药学专业人才629人,目前有在校生621人。
2008和2009年药学院分别与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和基础化学教研室合并,更名为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下设机构包括医药化学系、药理系、药剂系、药用资源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系、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培训部、党政综合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
药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云南省本科重点建设专业,“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省级立项建设。
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药学院与时俱进,结合药学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树立“校企联合、开放办学、实践创新、医药互动”的教育理念,努力挖掘潜能,积极与医药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开放合作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与20多家从事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质检和流通的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发挥“产、学、研”结合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左右,毕业班大学英语4级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
药学是云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等二级学科。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已毕业161名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含联合培养)。
药学院拥有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药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药物学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其中“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云南省第1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唯一的“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参与了血塞通(三七)注射液、灯盏乙素、天麻素、青蒿素等云药的产业化研究,立足云南特色药用资源及民族民间医药基础开展了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工作。部分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云药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现有教师83人,其中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48人;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博导4人,硕导15人;20余人有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泰国等国外留学及学习的经历。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才1人。多人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云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重要学术职务。形成了一支层次和素质较高、年富力强、开拓进取、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人才队伍。
近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4项,社会服务146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65篇。获专利授权8项,成果转让2项。已成为云南省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和支撑平台。
护理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始建于1993年,2005年6月在原昆明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基础上组建昆明医学院护理学院,是西南地区较早、云南省最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昆明医科大学护理教育历经19年的发展,2011年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007年护理学专业被评为云南省重点建设(本科)专业;2011年被云南省学位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昆明医科大学“十二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及云南省2011年度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3 人。学院有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临床护理学教研室、护理技能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以及分团委等内设机构。护理技能实验中心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已建设成为具有整体化、多功能、开放式的现代化实验室,为专业技能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昆明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中有8 家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成为我院的临床教学基地,实习床位达8 000 余张,保证了临床教学的质量。
学院开办高等护理教育19 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护理专业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培养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万余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584名,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前列,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和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担任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士长;部分毕业生在国外深造及就业。毕业生以优秀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护理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师资培训和学生互换交流,先后与国内外如上海、新加坡、美国、泰国、瑞典、芬兰、香港等地的护理院校或护理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选派多名教师和学生赴新加坡、泰国、瑞典等国进修学习。
护理学院以“教育上层次,办学有特色”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科特色,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人文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5年,同时亦为昆明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担负着全院本科和研究生,夜大学生及成人全脱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专业方向)和市场营销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5人。
人文学院的发展方针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载道”的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核心,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文学院共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大学语文、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办、研究生教学组等7个教研室,还设有院综合办公室及一个资料室。
近年来,为本科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律、医患交流与沟通、大学语文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门课。为博士生开设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并开设有医学美学、卫生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临床思维方法导论、生命伦理与法等选修课。
人文学院重视教学管理,《医学伦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人文学院形成了丰富内容与新颖形式统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政治思想与人文素质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沟通互补的教学风格,教学督导、观摩教学、授课质量调查等教学质量监督机制。200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两课”教学改革和建设评估,昆明医科大学被列为云南省“优秀等级学校”。
人文学院具备一支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三年来,共主持国家、省和横向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有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文学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党政的要求,十分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示范片后。连续多年组织了全院学生的思想调查;由人文学院主持的课题《医科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获云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多次在省内外高校进行了交流。
人文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形成社会、人文、医学系列讲座、绿色人文论坛、结合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两阶段实习训练等培养形式。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具体指导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辅导学生社团,鼓励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人文学院建有专业资料室,面积为260平方米,30个阅览位,现藏图书1万余册,各类期刊100余种,近4000册,各类电子读物700余盘(盒),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