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地区一年安排四次考试,考期之间时间相当紧凑,给同学们备考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大家觉得最难以抉择的却是,很多时候同学们要面对后出成绩先报名的尴尬境地。北京市近期决定加考1月份的公共课考试,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得不面对如此境地,10月成绩还没有公布就要报1月的考试,1月成绩没有公布又要报名4月份的考试,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其实无外乎如下几点:
1、合理安排考试计划,优先安排考试次数少的科目。
有些科目是与其他科目有冲突的,这时候就要优先安排一年中考试次数最少的科目,否则很可能会耽误毕业,所以很多时候,我是建议先考专业课的,因为专业课程有些一年只考一次或两次,不像公共课,每个考期都可以考,所以先考专业课,然后公共课插缝安排,才是尽早毕业的保证。
2、先报名,如果通过了,就可以不去考试了。
有些同学考试的科目,下一期还可以报名,又拿不准是否能通过,如果经济不是很紧张的话,大可以把这科目报上,到时候上一期的成绩出来,如果通过了,就可以不用去参加下一期的考试了。而且不用担心,自考的成绩可以保留很多次,不好的成绩不会把好成绩冲掉的。
3、估量上次的考试结果,决定要报考的科目。
有些同学像根据上一次的通过情况酌量增减报考科目,在第一次考试的同学中这种情况尤其常见,我的建议是一般而论,自考的报考科目在3-4门比较适中,每次如果报1-2门,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学业。而报名一般都是在上次考完之后才会报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去判断是否可以通过,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回忆考试的题目,翻书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选择题因为不容易记忆,可以就按平均分计算,文字题几乎都可以在书上找到,计算题可以与同学对一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