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72亿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9亿人、7.5亿人、1.8亿人、2.2亿人、1.8亿人;五项基金总收入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总支出为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3%。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经办管理服务和基金投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6年12月,人社部表示,2017年社保卡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使人社服务网络快速延展到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预计持卡人员规模将突破10亿,2017年底将基本实现跨业务、跨地域的一卡通用。持一张社保卡,就能满足挂号就医、金融支付等多种需求。
综合分析
[意义]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社保卡的改革,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服务民生的必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社保服务,还停留在“划疆而治”的阶段。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让医疗、养老等问题早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社保卡不能在全国范围内互通互用,影响着社保作用的发挥,也让人们的获得感打了折扣。
实现社保卡的全国通用,打通异地就医和民生领域的“中梗阻”,实现本地和跨地医疗保险费即时结算,为医疗保险实现全国漫游提供了有力的依托;整合挂号、就诊、结算、查询等服务,将有助于缓解看病难、挂号难;未来社保卡还将充分发挥身份凭证的功能,简化办事流程……可以说,社保卡由“本地通”变成“通天下”,在释放民生红利的背后,是人社、民政、公安、卫生等各个政府部门的横向配合、协同联动,是政府管理流程和服务能力的不断优化。这是一件民生大事,也是一项重要改革。
事实上,打通、并轨、异地办理、全国接续等,日益成为民生领域改革的关键词。可以说,简除烦苛、打通梗阻,对接发展需要、降低管理成本,让民众共享改革的红利,社保卡“一卡通”所体现的改革思路,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改革的基本脉络。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让“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销声匿迹;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让1.3亿老年人接受医疗服务更加便利;实现城乡医保并轨,报销从此变得“方便又实惠”……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人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强,正是因为改革刀锋锐意剪除枝枝蔓蔓,让政府运行更加高效顺畅,以大道至简之政,惠民生改善之利。
[难点]
事实上,医保“漫游”在技术上没有障碍,难点在于其在政策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我国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大部分在地市一级,各地缴费和保障水平不统一,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更是千差万别。在配套改革没有协同发力情况下,医保“漫游”单兵突进容易造成部分地方基金吃紧,也会加剧医疗资源的错配。
参考对策
教育总结:
第一,实现医保“漫游”,不是一张社保卡、一个部门、一个文件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周详的顶层设计,协调整个医疗体系: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诸多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第二,要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例如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畅通基层人员职业上升通道,形成以品德、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等。
第三,要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医疗机构给予同等待遇,并鼓励社会力量投向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