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某日,济南市区一片迷糊,远处建筑物已经隐身。从官方数据来看,当日济南AQI数据扶摇直上,已经是中度污染,近日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令人担忧。雾霾来了!济南陷入迷蒙。
【评析】
近年来,华北、西北、东北等众多地方都已成了雾霾的重灾区,雾霾甚至已经在原来空气质量比较好的地方频繁出现了。最近几年,“雾霾”几乎每年都是年度热词。可是,每当雾霾到来时,听到的都是有关部门采取的诸如关停建筑工地、限制机动车辆通行、暂停污染企业生产等一些临时措施。等到大风刮来,雾霾散尽,“雾霾”这俩字就几乎没人提起了。等到下一次雾霾再次来临时,还是采取老一套办法,周而复始。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治理雾霾,显然不会有明显效果。雾霾如何形成?污染物到底是什么?污染源在哪儿?究竟哪个污染源占比最大?各主要污染源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如果不把这些问题首先搞清楚,且在平时就对雾霾的治理常抓不懈,等到雾霾来了再去临时抱佛脚,什么都晚了。与雾霾战斗,虽是长期性的,但必须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雾霾,更不能“雾散人忘”,或只停留在建议、谴责、扯皮的层面,一定要拿出具体办法认真对待。
首先必须明确PM2.5的主要来源,看看是否由汽车尾气、燃煤、工业废气等主因造成。如果是,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绝不能像现在这样,连污染源的调研各部门给出的答案都有出入。如此,最后肯定变成治理雾霾从“人人有责”变成了“无人负责”的尴尬。因为污染的来源不同,各部门负的责任也就不同。只有搞清这个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随后就是各种主要污染源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到底是机动车占得多,燃煤占得多,还是工业污染占得多,等等。弄清楚这些后,才能对症下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一刀切或瞎指挥。各级政府、科研单位等都要拿出一套雾霾形成的证据来,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工作,以实现经济全局性的可持续发展,也使民众在达标的空气中生活。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