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意味着“官员博士后“将成为历史。对此新政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党政官员“不得”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一禁止性规定,或将让众多官员获得更高学历的“希望”落空,也让“官员博士后”这样奇怪的官学组合成为历史。
在这其中,或许有部分官员有着好学上进的追求,有着深入钻研的兴趣,且特别享受这个不断获取学位的过程。不过,有这样想法的官员恐怕还是少数。道理很简单,真正倾心学问的人,完全可以转身去往学界,而不必仍旧死盯在官场上。说到底,官员对于学历的兴趣,仍在于这学历或将能够帮助他获得更高的权位。而不少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乐于为官员「抬轿」,力邀并不符资格的官员读博。并且官员“在职读书”显然比“专职学习”更为方便,其获取学位相对也更轻松,曾经的“官官相护”俨然变成了“官学相护”,结果导致政风和学风一併沦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一,繁冗的政务与繁重的学习、研究很难兼容,若专心理政,则学业不免荒废;若倾心学业,则政务又会流于应付。其二,大批官员轻松猎取学位,也会降低学位的含金量,甚至无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国办出台此次意见,可谓适逢其时,众望所归。博士后制度的改革重点就在于还原其学术性,唯有以学术追求为引领的博士后制度才能真正培养创新型青年才俊,从当下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领导干部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除了虚名以外本身的实际科研价值就不大。更何况很多领导干部“进站”研究往往都是在职身份,并没有卸下具体工作,很难说他们有精力去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实为博士后科研价值的真正回归。
好制度很重要,然而建制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好制度执行落实到位,让“不得招收”发挥实际效力。因此,党和政府要严监管、重执行、强问责。“杀一儆百”确保规定的执行不打折、不走样。领导干部更要摒弃“镀金”心态,谨守“公仆”本分、恪尽“为民”之责。当然如果一心向学,不妨辞职“从头再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