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单位 | 需求专业 | 需求人数 | 引进层类(各层类具体信息详见表尾备注 ) | 备注 |
1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统计学 | 1 | 第三层类及以上,下述均指“及以上” | |
2 |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光学工程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3 | 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5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6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机械工程 | 3 | 第五层类 | |||
7 | 生命科学学院 | 发酵工程、微生物、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药理学 | 2 | 第三层类 | 细胞生物学须为第三层类及以上,药理学须为第五层类及以上 |
6 | 第六层类 | ||||
8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生态学 | 5 | 第六层类 | 环境科学为第四层类及以上 |
9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2 | 第六层类 | ||||
10 | 历史系 | 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 | 1 | 第三层类 | |
11 | 哲学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 | 2 | 第三层类 | |
12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 | 1 | 第四层类 | |
13 | 经济学院 |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农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 | 1 | 第二层类 | |
2 | 第三层类 | ||||
14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 | 1 | 第三层类 | |
15 | 外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2 | 第四层类 | |
16 | 法学院 | 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 | 1 | 第三层类 | |
2 | 第四层类 | ||||
17 | 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3 | 第四层类 | |
18 | 社会与政治学院 | 人类学、政治学 | 1 | 第三层类 | |
1 | 第六层类 | ||||
19 | 艺术学院 | 美术学 | 1 | 第四层类 | |
2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 第四层类 | |
21 | 徽学研究中心 | 中国史(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区域史,徽学) | 1 | 第三层类 | |
22 | 健康研究院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 | 1 | 第三层类 | |
1 | 第四层类 | ||||
2 | 第五层类 | ||||
备注 | 第一层类: | ①中国科学院院士;②中国工程院院士;③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④“万人计划”杰出人才;⑤外籍院士;⑥海外学科领军人才等 | |||
第二层类: | ①“千人计划”入选者 (长期项目);②“万人计划”领军人才;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④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须二等奖及以上且排名第一)⑤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⑥海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等研究员等。 | ||||
第三层类: | ①“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②“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③“长江学者”青年学者;④“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⑥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⑦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副教授或相当职务。 | ||||
第四层类: | 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②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拥有正式教学科研职位的人才或优秀博士后研究员;安徽大学特聘教授 | ||||
第五层类: | 教授或享受教授职称待遇的人才 | ||||
第六层类: | 副教授或享受副教授职称待遇的人才 |
2026上岸·考公考编培训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