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备考的时候都知道要去做真题,但是众多的考生做了大量题目之后却往往却发现效果不彰。很多考生做完了也不知道题目到底都考查了些什么内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单纯的死做题,没有去深入分析历年题目和材料本身。
对历年考题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近年的变化是做题之外很重要的备考方法之一,以便我们看出申论未来考查的新趋势。
近年来申论的材料选择范围和形式变化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一方面是材料的形式上理论性材料的比例开始减少,非理论性材料的成分增多,甚至出现一道题目完全从非理性材料中寻找信息点作答。如2012年国考市地第二大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其中给定资料4就是完全是市民甲、乙、丙三人出行时的具体故事案例。2013年国考市地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其中给定资料4是以一个大学毕业生小乙的教育和就业经历来体现当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问题。
另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材料的文学性越来越强。如2013年国考省部级给定资料3开篇就是一段抒情式的文字:“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进一进的院子走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有人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这对考生来说增加了信息提取的困难性,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一定要能利用阅读法对材料进行分析驾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材料信息的知识性明显增强,对学生知识面的多元化考查趋势明显。如:2012年国家地市级材料中涉及到的“现代城市的脆弱性”问题,其中“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学、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另外材料中还出现了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并阐发了古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这两位学者分别向我们陈述了社会学和哲学常识。
又如2012年421多省联考中涉及到“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的主张中存在着“伦理悖论”,这又是典型的伦理学知识。
2011年国家省部级的材料中谈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肯利县注入渤海……”讲述黄河流域的水文环境人文状况,涉及到历史、地理学常识。
甚至于在诸如河南省、山东省等一些省份的公考中涉及到国学、佛学类的知识。
这就意味着,申论的考查从材料到题目都不再是单纯的对理论性材料的提取,而是更注重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领域,甚至于是文学性的考查,结合今年申论的文章考查趋势,可以预见,在今后的申论考查中,势必会增加深度和广度,要求考生既要有驾驭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干性能力,又要未来的公务员知识丰富,底蕴深厚。因此学生备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申论相关的时事政治要予以了解,还要多培养自身的知识素养。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