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2017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阅读:7909 次 日期:2016-12-21 13:58:52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7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课程说明: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史》。其中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为主干,在阅读历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史中的相关内容。

使用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版。

参考教材: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 许树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考试对象:

专升本学生。

复习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整理和体制

一、《诗经》的整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这些作品产生的地域大体涵盖今黄河中下游及汉水上游地区。《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

2、《诗经》的编集,大约完成于公元前6世纪。对于编集的情况,后人有“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现在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由朝廷乐官整理编选的演唱和学诗的底本。

二、《诗经》的体制和功用

1、今本《诗经》按照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乐曲的意思,《诗经》里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雅》即意为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大雅、小雅的不同,也是根据音乐类型作出的区分。颂,本指祭祀仪式上舞蹈的样子,引申则专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诗经》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周代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会等场合,同时也是贵族教育通行的教本。汉代诗学经学化之后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影响至深。

3、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申培、齐人辕固和燕人韩婴;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所传。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一、祭祀诗与史诗

在《大雅》和《颂》中保存了许多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的诗歌。这些诗虽以歌功颂德为主,但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大雅》中五篇周人的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系统记述了周人从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过程。

二、农事诗

周代已经进入比较发达的农耕社会,《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观念和情趣上印上了农业文明的印记,而且收录了不少直接描写农业活动的诗歌。其中最优秀的当推《豳风•七月》。

三、燕飨诗

《诗经》中有一类作品专门描写贵族宴饮的场面,是为燕飨诗。这类诗歌是稳固的宗法社会的产物。贵族的宴会往往是出于维系礼法、敦亲睦义的需要,而宴饮仪式则是礼的一种体现,因此这类诗歌总是赞美和乐融洽的氛围,井井有条的秩序;而对放纵失仪之举则加以讽刺。著名的作品有《小雅•鹿鸣》和《小雅•宾之初筵》。

四、怨刺诗

1、西周末叶,王道衰微,社会动荡,于是出现了针砭时弊,感时伤世的怨刺诗。在儒家传统的诗教里面,这些就是“变风”“变雅”,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者也。

2、二雅之怨刺诗多出于公卿列士之手,内容集中于政治层面,表现上层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又往往与切身感受相结合。情辞恳切,风格沉痛而凝重,如《大雅•板》《荡》《民劳》《桑柔》《瞻卬》,《小雅•节南山》《雨无正》《巧言》《巷伯》等。

3、国风之怨刺诗多出于下层及民间,多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讽刺更尖刻辛辣,情绪比较外露,以嘻笑怒骂为能事,富有平民文学的特质。如《邶风•新台》《鄘风•相鼠》《魏风•硕鼠》《陈风•株林》等,皆为名篇。也有比较含蓄哀婉的作品,如《王风•黍离》。

五、征役诗

征役诗是指那些以战争、徭役为题材的作品。这些诗歌抒写征役之困顿,劳逸之不公,如《小雅•北山》《召南•小星》;倾诉骨肉离散、夫妻暌违的痛苦,以及征夫、思妇的两地相思和对安乐生活的向往,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当然也有慷慨赴敌的作品,如《秦风•无衣》表现的就是秦人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精神。

六、婚恋诗

婚恋诗在《诗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也是《诗经》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它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自由恋爱的歌唱。这类作品有的大胆而直率,如《郑风•溱洧》写春光明媚之日,青年男女徜徉水边,相约游玩的快乐场景;《召南•摽有梅》是一位待嫁女子的歌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召南•野有死麕》写男女幽会嬉戏,更是十分大胆放荡。另一类作品则比较含温文典雅,如《周南•关雎》写辗转反侧求之不得的爱慕之情;《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静美好;《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明丽而纯洁。

2、表现相思和爱情受阻的诗。如《郑风•狡童》里头姑娘因为相思而寝食难安;《秦风•蒹葭》通过描绘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境界,刻画了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伊人可望不可及的惆怅与失落。《诗经》中的一些诗在歌唱恋爱的同时也反映了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郑风•将仲子》写女子与心上人倾心相爱,但是又惧怕父兄的反对和旁人的风言风语,婉曲之中不乏怨尤。《鄘风•柏舟》表现了同样的遭遇,她的恋爱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只有呼天唤地以示抗争。这类诗歌反映的社会问题,是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她们爱情的障碍不是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而是外来的社会压力。

3、描写美满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以艳丽的桃花起兴,祝福新娘家庭和睦,生活幸福。《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的一个片段,饶有风趣,表现了夫妇缠绵恩爱的情意。

4、弃妇诗。《诗经》还有几篇作品是被丈夫遗弃的妇女的咏唱。其中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最有名。这两首诗都叙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忠贞不二、辛劳持家却被无情遗弃的悲惨遭遇,但是又风格各异。《谷风》伤怨丈夫喜新厌旧,悲悲切切,哀怨缠绵;《氓》则通过自己与丈夫在行止、情义等方面的对照,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表现出清醒果决的态度。

第三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

1、赋、比、兴

赋、比、兴一般被认为是《诗经》的表现方式,但是关于它们的含义的解释却莫衷一是。其中朱熹的说法比较平实,被后世普遍接受。他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章法结构

《诗经》通常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一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

3、句式和语言

《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长短自如,比较灵活。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有自然的音乐美。其用韵的基本模式和规律,实际上成为了后代诗歌音韵的圭臬。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丰富;二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如“关关”、“窈窕”、“夭绍”、“参差”、“踊跃”、“绸缪”、“差池”、“黾勉”、“委蛇”等等。这些特色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姿采。

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开创了抒情诗的传统。

2、《诗经》树立了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

3、《诗经》建立的比兴传统,构成后世文学表现的基本手法。

第二章 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古代的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产生,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历史散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 从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它们的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极少数叙事比较完整,叙事要素齐全,可以视为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2、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由简入繁,篇幅加长,内容更加复杂,具备了一定的叙事规模。

3、《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尚书》的文字古奥,正如韩愈《进学解》所说:“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尚书》的文诰结构完整,单独成篇,语言技巧较之卜辞和青铜铭文显著成熟。对后代官方文书的体式有深刻影响。

4、《春秋》本是周代史书的通名,后来特指鲁国国史。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孔子曾经笔削《春秋》,但有人认为孔子只是用它来教授弟子。它的记事有法度,但都很简略,仿佛现代的新闻标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5、《春秋》全书贯穿维护周礼,正名定分的思想。这种思想在行文中不是诉诸议论文词,而是通过史实的排比,以及含蓄严谨的措辞方式来表现。这就是所谓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第二节 《左传》

一、《左传》的成书

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是为《春秋》作传解的著作,作者是左丘明,但后人对此颇有疑义。

2、《左传》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编定者应是一位儒家学者。

3、《左传》当时即有写本,长期单行,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春秋》三传。西晋以后经传合一,成为今日所见的面貌。

二、《左传》的史观

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念,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思潮的反映。人本精神是对神权意识的颠覆,《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对民意的重视,表达民为邦本,民重君轻的观点。

三、《左传》的叙事

《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它的叙事特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看: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

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意趣盎然,而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帐式的记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曲的色彩。

2、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虽然未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其中如曹刿、先轸、弦高、子产、晏婴等等都是很生动的形象。更可注意的是,《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左传》主要运用对话、行动来表现人物,而绝少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特征。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的铺陈,即是一例。而描写战场的场面则以简洁生动见长。如晋楚邲之战,写被楚军击溃的晋兵争舟渡河,自相攻杀,结果“舟中之指可掬”,仓皇之态毕现。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元帅先轸大怒痛斥,“不顾而唾”,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又如晋楚邲之战,晋军逃兵的兵车陷进坑中,追击的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又教他们拔掉旌旗,去除车轭,轻装出逃。晋兵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嘲笑楚军,说自己不向楚兵经常吃败仗,所以才没有逃跑的办法。这个细节把晋军的慌乱狼狈,楚军的从容悠闲,以及晋军的戏谑可笑,统统表现得惟妙惟肖。

4、《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阴饴甥对秦穆公的答辞,既承认晋国曾经有负于秦国,又表明晋国上下同仇敌忾,绝不屈服;既表示晋人对晋惠公被俘的忧戚,更阐明了秦国必须释放晋惠公的道理。深入对方的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不得不折服。其他如《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吕相绝秦》等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左传》的这些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国语》和《战国策》

一、《国语》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相传它的作者也是左丘明,但不可靠。

2、《国语》的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3、《国语》虽以记言为主,但是并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者语录,而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间,在叙事技巧、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时有成功之笔。

二、《战国策》

1、《战国策》是战国、秦汉间人纂集东、西周、战国七雄及宋、卫、中山各国的史料编辑而成的。其记事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其中的文章多出于战国后期纵横家之手,最后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

2、《战国策》集中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大量描写策士们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的历史风潮,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和士人精神的张扬。

3、在先秦的古籍中,《战国策》因为有许多“增饰非实”之词,所以可信程度不如《左传》、《国语》;但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战国策》多记纵横家游说之辞,较之《左传》的行人辞令更加“敷张扬厉,变本恢奇”,形成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秦策一》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一段,逐层铺排,先说秦国的地理优势,铺叙东西南北四方;次说秦国国富兵强;最后以称帝的前景撼动对方,而历数君王、车骑、兵法各种有利条件。排比夸饰,气势丰沛。语词排偶,辩丽宏富。这类说辞在《战国策》中比比皆是,对后世的辞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齐策一》的“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目的是让齐王能广泛听取国人对朝政的意见。若直言其意,恐怕齐王不易接受。邹忌就以自身的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妻子、侍妾、客人都夸赞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而自知不如,是因为诸人或偏爱自己,或敬畏自己,或有求于己,才说出赞美的话。由此自然导入,既不会使听者产生反感,又能够明白达意,婉转生动,具有说服力。

第三,摹画人物,形貌毕肖。《战国策》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记事中心,刻画了各种人物,其中最传神的是策士的形象。作者往往用寥寥几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行举止,便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战国策》在写人的时候,出现了将一个人物的事迹集中在一篇文章的先例,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

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战国之时,君主普遍短浅无能,所以策士的游说必须浅显生动,明白晓畅。于是说辞中经常出现寓言就成为《战国策》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寓言不仅令事理明白,也使文章形象生动有趣而富于文采。象“狡兔三窟”、“抱薪救火”、“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等比喻和寓言,已经成为我们熟知和常用的成语了。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史传文学的鼻祖。

2、散文的楷模。

3、奠定了小说、戏曲的叙事传统。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早期诸子散文

一、《论语》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汉代出现了《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种本子,现存的是《鲁论语》。

2、《论语》充分体现了语录体生活化、口语化的特征。常使用质朴平易的形象性语言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理于情,简约形象。大量的语气词的使用,也使得文字充满情味。

3、《论语》的文体,体制短小,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篇章;每篇之中也没有共同的主题。少数章节较长,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表现其形象和性格。如《先进》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章,笔墨简练,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二、《老子》

1、《老子》传说是老子所作,但关于其人的争议甚多。一般认为他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理论著作。其特点是:一、善以诗意语言表达哲理,注重形象性;二、语句形式为韵散结合的格言体。

三、《墨子》

1、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代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它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观点。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2、《墨子》文章的特点:一、由小及大,连类譬喻,逐层推理;二、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3、《兼爱》、《非攻》等是墨子对同一论题之讲辞记录,出现向专题论文演进的迹象。

第二节 《孟子》和《庄子》

一、《孟子》

1、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他主张“仁义”和“王政”,是对孔子学说的承袭和发展,因此后世往往称之为“亚圣”。

2、《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孟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东汉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孟子章句•题辞》)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它的说辞气势丰沛,是非鲜明,铺张扬厉,纵横恣肆。

《孟子》中还有一些寓言故事,著名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齐人乞墦”、“弈秋诲弈”等等。

二、《庄子》

1、庄子,名周,生活年代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为漆园小吏,生活穷苦。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但是二者尽管都崇尚“自然”,庄子却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齐同万物的差别,与老子的思想颇不相同。

《庄子》今存33篇,通行的是郭象的注本。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和《杂篇》为其弟子和后学所著。

2、《史记》本传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基本上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些“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构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他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感情,可以说是这里抒情散文的杰作。

3、《庄子》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描写鲲鹏自由变换的体貌,其体积之庞大,其飞行之惊天动地、气势恢弘,想象奇丽而壮观。真是神思迭出,离奇瑰玮,移步换行之间,叫人应接不暇。

4、真实与虚幻相交错是《庄子》散文的又一特征。《庄子》虚构的许多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他的社会批判精神。

5、《庄子》的论辩风格不重逻辑推理,而常用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表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阐述。因此《庄子》的哲学充满诗意。

6、《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

第三节 《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的思想以隆礼重法为核心,故其弟子韩非成为法家的代表。

《荀子》今存32篇,多为荀子自著。先秦说理文至此已臻成熟。其特点为: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荀子作过《赋篇》五篇,《佹诗》二章,以及《成相篇》。其赋对后世赋的问答体式有影响和贡献。

二、《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从荀子学习,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55篇基本上是韩非自著,也有后人的作品掺入。

《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寓言使用最多的,其内外《储说》、《说林》上下两篇基本上由寓言组成。它的寓言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浅白通俗,形象可感。

第四章 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与屈原的生平

一、楚辞的产生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其名称出现于西汉。汉代人又往往把“楚辞”称为“赋”。其实二者无论从体式还是性质上说,都是不同的。

2、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的“巫歌”关系密切。屈原所创作的《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再次,楚辞中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3、就体式而言,楚辞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类似《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橘颂》和《天问》,基本是四言体。另一种就是以《离骚》、《九歌》为代表的“骚体”,是楚辞的典型样式。

典型的楚辞体,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屈原的作品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如《离骚》),描摹事物层叠铺张(如《招魂》),而宋玉的作品在铺叙描摹方面似更进一步。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容量。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二、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1、屈原,名平,楚国贵族。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但是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

2、关于屈原作品的真伪,从汉代以来已经聚讼纷纭,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以确定为屈原所作的有23篇:《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篇亦当属屈原。至于《远游》、《卜居》、《渔父》,多数学者认为是后人拟作,《大招》则是模仿《招魂》之作,都不是屈原的作品。

第二节《离骚》

一、《离骚》的题义。对于《离骚》的题义,历来有多种解释:1、遭遇忧愁;2、别离的忧愁;3、牢骚;4、楚地古乐曲名。

二、《离骚》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楚顷襄王初年。

三、《离骚》的主题。《离骚》是屈原自述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屈原的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构成了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

四、《离骚》的艺术特点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奇幻神异。

《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但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的诗句,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已具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诗作写屈原身世高贵而出生奇异,具有非凡的才能,美好的品质,高尚的志趣,雄伟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不仅如此,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中。“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塑造这样一个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象征的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诗经》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极大的拓展。《离骚》不仅运用了较《诗经》更加丰富的喻象,也不仅把片段的比兴发展为长诗中的连续应用,而且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一句,把培植香草和栽培贤能完全融为一体,具有象征的意义。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离骚》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是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

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也创构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的主客问答形式,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兮”、“些”、“羌”、“只”等词语也增强了楚辞的地方特色。

第五章 汉代史传文学

第一节 《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成书

1、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对诸子百家学说皆有研究。司马迁少年聪慧,又转益多师,向当时的许多大学者问学,打下深厚的学术基础。

2、20岁时,司马迁开始漫游各地,亲身领略民风,考察故地,访问耆老,搜集了不少历史材料,对历史获得了亲切的感性认识。

3、《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谈已经着手写作了部分章节。前110年司马谈去世,遗命司马迁完成自己的心愿。前104年,司马迁继承父志,开始续写《太史公书》。前98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替他说情而遭受宫刑。此后忍辱负重,继续写作。约于前91年完成一百三十卷的《史记》。

4、司马迁之创作《史记》,开始是因承父命,并且有志于弘扬天汉神威,润色鸿业,鉴往知来。遭宫刑后,心态陡变,个人抑郁不平之气激射于修史行为之中,歌颂之声减弱,而代之以怨愤感慨之情。《史记》遂成为一部心灵史与社会政治史的混合体。

二、《史记》的叙事

1、《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

2、《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3、《史记》叙事不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注意揭示历史发生的根源,重视探寻历史的因果规律。他自称《史记》的创作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不是一般性地描写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性。这样的历史不是历史现象的简单拼合,而始终贯彻着作者的思想和灵魂。

4、《史记》叙事往往详写事情的起因,略写结果;并善于穿插生活琐事以昭示结果之必然性。这是他抉发历史规律的一种技巧。

5、《史记》叙事富有传奇色彩,许多传奇故事被采入传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出乎意外,这些都造成一种神秘感。而司马迁写人的笔法变幻莫测,别出心裁,亦以其新奇多变而产生传奇的效果。

三、《史记》的人物塑造

1、《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市井小民,涉及人物四千余人。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平民如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的入传。这表现了司马迁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独特的历史认识。

2、《史记》刻画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哪怕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各具面貌。写人之时,则善于准确把握对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并注意到影响个性形成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因素。

3、司马迁很注意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生动丰满的。有时又采用“互见法”,在本传中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篇章揭示他的其他性格特征。

4、司马迁善于把历史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的偶然性中体现的历史必然性。

5、司马迁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全书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这些苦难的悲剧经历,无疑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四、《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鼻祖,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先秦《诗》《骚》的抒情传统,又吸收了先秦散文的酣畅风格,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2、《史记》所颂扬的进取精神、淑世情怀、人道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所追慕、景仰。

3、《史记》的文章技巧、风格、语言,无不令后世散文家宗奉。

4、《史记》的许多故事情节广为流传,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它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也不断为小说家们效法。

第二节 《汉书》与《吴越春秋》

一、《汉书》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出现的又一部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历代常以马、班并称,《史》《汉》对举。

2、《汉书》的精华在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述,由此全面地展示了西汉盛世的繁荣和时代风貌。

3、《汉书》中李陵、苏武的传记酣畅淋漓,悲壮沉郁,可与《史记》名篇媲美。

4、《汉书》的笔法严谨有法,形成了与《史记》截然不同的风格。

二、《吴越春秋》

1、《吴越春秋》是东汉的一部杂史,作者赵晔。主要讲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故事,是历史演义的雏形。

2、《吴越春秋》故事曲折,对很多历史事实加以发挥渲染,具有浪漫的色彩。它写人物特别注重对外貌的描写,以此突出人物个性,对后世小说的人物刻画影响很大。

3、东汉的另一部杂史《越绝书》也以吴越争霸为线索,同样具有吴越文化的特点。

第六章 汉代诗歌

第一节 乐府诗歌

一、乐府的名称和分类

1、“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至晚在汉武帝时设立。哀帝时废除,从此乐府机构消失。东汉的黄门鼓吹署的职能大体相当于乐府。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也成为诗体的名称。

2、乐府的职能包括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创作以及负责演唱等。它所汇集、演唱的作品包括民歌以及贵族、文人的作品。

3、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按照音乐的不同,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这个分类为后人所遵从。

4、汉代乐府诗的精华是民歌,它们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中。

二、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1、汉乐府民歌与《诗经》的国风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感情真挚浓郁,风格平实质朴。

2、汉乐府的内容,有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的诗,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悲歌》等;有反映厌战的诗歌,如《古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有讥刺达官贵人的诗,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还是那些抒写爱情、婚姻的诗歌,如《江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上山采蘼芜》等。

3、汉乐府民歌艺术上的特点:第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情节曲折完整,有的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第二,抒情真挚浓郁,也善用比兴手法;第三,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

4、《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最长的作品,也是杰出的叙事长诗。

第二节 五言诗的兴起

1、《诗经》中已经出现半章或全章的五言诗句,春秋、战国的民歌也偶见这种句式。西汉有五言成分很大的作品;到了东汉最终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

2、现知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但是平板呆滞,艺术上尚不成功。此后文人创作五言诗逐渐增多,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辛延年的《羽林郎》、赵壹的《刺世疾邪诗》,皆为名篇。张、秦的作品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一、《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一般认为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它们产生的年代约在东汉末年,是一批无名的下层士人的作品。

2、产生于动荡时世的这些作品,其基本的情感内容是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彷徨以及生命的无常。要之多是游子、思妇之辞。

3、《古诗十九首》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表现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人生观。通过极其个人化的感受,折射出深广的社会内涵,富于哲理,具有普遍的价值。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造语浅近明白而涵泳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

2、质朴自然,脱尽雕饰痕迹。

3、善用比兴和象征的手法,达到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境界。

4、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三、其他古诗

除《古诗十九首》之外,《文选》《玉台新咏》等书还收录了不少无名氏的五言诗,其中《文选》收录的所谓“苏李诗”虽不是苏武、李陵赠答之作,但是感情沉郁,颇有艺术价值。

魏晋文学

第一章 三曹(上)

一、曹操

(一)生平、思想: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2、儒法兼取、礼刑互用的思想

曹操出身微贱,对两汉以来重视家世、经术的传统,并不一味默守。于政教军事,颇杂刑名;取用人才,不拘资限,甚至不拘品行。史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参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举贤勿拘品行令》。

但另一方面,曹操亦不愿以汉相之尊,承担篡逆的罪名。为制约诸侯,协调本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曹操更无法全然否定儒家的伦理纲常与道德规范。因此,他对儒学、礼志又有一定的认同。

在进取天下的同时,曹操目睹汉室的倾颓、生民的不幸、命运的无常、人生的短促,又常怀感慨与惆怅。因此,王霸并用、思接庄玄,也构成曹操思想矛盾的一个方面。

3、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据有二:光和年间因家人被诛杀,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其今存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仅《诗经》即不下数十处。

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还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延揽天下文士于其幕下。

(二)曹操的诗

1、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首,包括作者存疑的3首。全部是乐府诗。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

A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卷七)《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

《苦寒行》写东征高干之役,既自比周公东征,志在必胜,又极写其苦寒之状与内心的进退犹豫,并不故作豪语惊人。

B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对酒》、《度关山》、《短歌行》等。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

C 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秋胡行》、《精列》、《气出唱》。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多歧见。一种观点认为,抒写人生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寄寓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或许并无太多寄托,只是其求仙欲望的真实表现。

D咏史:《善哉行》、《短歌行》(之二)等,吟咏史实、人物,结合个人现实体验。

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①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②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短歌行》全篇以比兴手法,反复申说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曲折抑扬,感人至深。

(三)曹操的文

1、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让县自明本志令》: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自述生平之志,毫无掩饰造作之笔。虽是实情,然非他人所敢言。《祭故太尉桥玄文》、《举贤勿拘品行令》、《遗令》。

2、清峻、通脱的风格

(四)曹操诗文的地位与贡献

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

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二、曹丕

(一)曹丕的诗文

1、曹丕诗的题材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黎阳作》、《陌上桑》写征伐之事,既有克敌制胜的豪情,也有征人行军之苦。述宴,如《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等,描摹细致,文词富丽,在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属代人立言的拟作体。《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言离别之苦,凄婉动人。可见诗人生逢乱世,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2、曹丕诗的风格

曹丕诗有文士气,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古诗十九首》的风致。《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此语概括较为准确。

3、曹丕的文与赋

辞赋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植。可分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

文章的成就不在诗赋之下,代表作《典论》、《与吴质书》、《答繁钦书》等。《典论•自叙》叙写生平,通脱而生动。《与吴质书》叙朋友间生死离合之情,兼有随感式的文学评论,是过去的书信之文所没有的;《答繁钦书》描写美人舞乐,辞极绮丽,近于辞赋,即在曹丕文章中,也是别具一格的。

4、曹丕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诗韵方面,曹丕不独已认识到诗歌当有音韵之美,而且在实践中还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

《燕歌行》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典论•论文》,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

第二章 三曹(下)

一、曹植的生平与个性

1、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于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于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丕、植文学观念之异同

曹植的文学见解,见于《与杨德祖书》。“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若吾志不果,吾道不行,已将采史官之实录,辨世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日定乎!”

对文学地位的看法,二人似异实同。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很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的了。

二、曹植的诗文创作

今存诗歌约90首。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继任魏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创作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以诗歌成就为大。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白马篇》

(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也有不同意见,如郭预衡认为是后期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公宴》

(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粲》、《送应氏》

(二)后期创作

1、诗歌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更加上一分罹害的恐惧,这使得他后期的诗歌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

(1)在政治迫害之下,曹植诗歌中国足彩网有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赠白马王彪》、《三良诗》、《远游篇》、《朔风歌》、《野田黄雀行》。“此诗(《赠白马王彪》)景中有情,甚佳。”(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2)又有一类闺怨诗,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其间颇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怨诗行》

(3)游仙诗。

《五游》、《升天》、《仙人篇》、《苦思行》

2、辞赋创作

代表作《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感甄”之作(尤袤《李注文选》刻本),或以为“托词宓妃,以寄文帝”(何焯《义门读书记》)。按其序云:“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赋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后说为是。

三、曹植的文学成就

1、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骨气奇高,辞才华茂”,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把五言诗的艺术提高到更高的地步。钟嵘《诗品》:“陈思为建安之杰。”

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窈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通音律,一些诗句平仄调协,音节铿锵,可见从五古到五律的音律规范痕迹。此外,曹植已不同于《十九首》诗人的无意为诗,而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显示出他把观察事物、体验情感与选择词藻、精心修辞相结合的用心。

3、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

4、建安时期的辞赋大家。在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主力作用。

在建安时代,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为巨大。

四、“汉音魏响”

曹操属汉音,丕、植属魏响。这是一般的意见。

汉人为诗的特点。文人诗表现手法的重新确立。胡应麟《诗薮》。《诗源辨体》。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曹操《短歌行》等,“汉人乐府本色尚存”。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

钟嵘《诗品》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第三章 陶渊明

一、时代背景与作家生平

1、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初怀着济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2、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29岁时,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先为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36岁时,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40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41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之“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后归隐田园。 直到逝世,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四十四岁后,家中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贫苦。“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咏贫士》)这些诗句,反映了他物质生活的贫乏。但是,诗人在精神上却恬然自适。因为他永远摆脱了象樊笼一样的腐败庸俗的官场,回到了日夜怀念的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同下层百姓保持着融洽亲切的关系。尽管他还和农民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一反当时贵族文士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偏见,“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发自己的社会理想。

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现出真率的态度。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

1、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诗及其题材分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诗是其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陶渊明的诗文集,历代刻印过多种,清陶澍注的《靖节先生集》,今人逯钦立注的《陶渊明集》是较好的注本。

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生活,反映了诗人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

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代表作《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早稻》、《怀古田舍》等。由于他以全部身心热爱着大自然,把自己的真切感受注入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农村田园风光和谐自然,别开生面,后代的评论家、诗人曾给以很高的评价。

歌咏劳动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三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诗写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安贫苦节的决心。这些诗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陶渊明的咏怀诗

1、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这些诗中,贯穿着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体会,表现了他对尘俗的厌恶,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蔑视。在一些诗篇中,他还以松菊、孤云自比,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遂的苦闷无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论思想。

2、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如《咏荆轲》、《拟古》等。

《咏荆轲》一首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或深挚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五、陶诗的艺术特色

1、陶诗的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创造了平淡与淳美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日常生活的诗化。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

陶诗的平淡自然有其显著的特色,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以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惠洪《冷斋夜话》引苏轼语)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

2、陶诗的另一显著特色是情、景、理的和谐交融。

诗中,往往将诗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意境。《饮酒》之五可称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是启迪。

3、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是努力寻求精当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同他的诗歌的题材、风格协调一致。

钟嵘《诗品》评价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钟惺的《古诗归》也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都恰当地评价了陶诗的语言特色。

六、陶渊明的文、赋

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制。《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都一扫晋宋文坛雕章琢句的华靡之风,感情真挚而强烈,风格质朴而自然,使人可以洞悉诗人坦露的胸襟,听见他那诚挚而又激愤的心声。欧阳修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七、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2、陶渊明蔑视宝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

3、“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钟嵘《诗品》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 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这说明,陶诗给了后代诗人多么丰富多采的艺术营养,并且直接影响着唐代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2024年北京市专升本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