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观农民工“平等”医保
闻华
今年4月起,在北京工作且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150多万农民工,将享受与北京市城镇职工相同的医保待遇。这意味着,北京市将打破参保人员的身份、地域界限,把农民工纳入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根据这一政策,农民工将按照城镇职工缴费标准缴费,和城镇职工享受相同医疗待遇,实现缴费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医保待遇、持卡就医等方面的“四个统一”。
这显然是一个进步。在此之前,农民工参加医保多是按照“低缴费、保大病、保当期”的原则,由用人单位按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60%为缴费基数,按1%的比例为农民工缴纳医保,只报销大病住院费用,不报销门诊费用、不建立医保个人账户、不计算缴费年限、缴费当期享受医疗保障,但退休之后不纳入管理范围等。种种区别显示,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以往的医保与同城待遇距离较远。
我们知道,对农民工来说,用人单位必须要上的是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险,至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则没有强制力。这在实际操作上造成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所享受待遇的差别,比如农民工退休后难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障内容不同等,都给农民工带来后顾之忧。
着眼于此,北京市自去年开始推动“参保平等”。第一个动作是在2011年7月,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按照同等标准缴费、享受同等待遇;第二个动作是在2012年1月,将农民工纳入生育保险范畴,农民工可以享有生育医疗费用报销、领取生育津贴;第三个动作则计划在2012年4月,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再次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
可以说,就北京市而言,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只在失业保险这一块存在差别。
据统计,2011年,全国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已经达到1.65亿,并且其规模还将不断增加。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无疑牵动人心,就目前而言,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以及逐渐消除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差别待遇等。
北京市的新举措,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中国建筑学者获大奖的启示
金磊
过去的2月份,中国建筑界喜遇两件好事:两院院士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获世界建筑“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这些荣誉给中国建筑界重塑了声望,笔者认为,对于这两项大奖的取得,建筑界应该多一些思辩与内省。
首先应当要看到,以上荣誉对中国文化大发展作用显著。吴良镛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如吴良镛院士的有机更新理论、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等,均站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角度,使这些科学的城市建设理论积极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资源建设,推动了文化创造与文化复兴,为中国建筑界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
同时还要看到,以上荣誉提示着我们必须加强建筑文化普及。
王澍教授之所以能获如此重要的国际大奖,是因为他的作品及思想打动了评委。可为什么他的那些作品,能打动国际评委呢?一定存在着必然性。
反过来,这也让人思考,中国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加速,建筑界及设计界确实是太好“生存”了,使得一些建筑师放弃了对更高境界的探索,不少设计无新意可言。再加上业内外对中国建筑文化“走出去”宣传不够,甚至对王澍获“大奖”,还有名实是否相符的争论。
但无论如何,王澍获奖一事确实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建筑师的声音。
中国建筑文化还有很长的普及之路。站在这个角度,以及中国建筑文化“走出去”的视野,我们可以说,中国建筑学者获普利兹克大奖,并非仅仅是王澍的“荣誉”,他本人也认为让中国建筑师获此“大奖”,比他个人成功更为重要。
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机遇,多一些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采用多种方式普及建筑文化,尤其要培育中国的建筑评论,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国建筑文化传播规划”,从而实现全民族建筑文化素质的提高。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