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不做虎妈、狼爸,提出四方面主要措施。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南京不少学校已经通过家长课堂、定期家访、成立家委会多种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引导。
请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有说服力,自选角度,联系实际,素材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参考范文】
拒做“虎妈猫爸”
“虎妈狼爸”已非新词。早在2011年的时候,媒体有则热闻:“美国虎妈”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Amy Chua)用严苛的“十大不准”规定,将女儿成功送入哈佛;与此同时,中国有位“狼爸”,以藤条为法宝、“打”为教育宗旨,先后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由此,“虎妈狼爸”的说法逐渐开始流行,且成为了所谓的新潮教育词汇;但归结而论,它所代表的则是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理念和高压式的教育方法。
《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此话的原意是,一个人不接受教育、不好好学习,就难有大的作为和成就。但现实语境下,“虎妈狼爸”的大出风头,乃至颇受推崇,却也映衬了一些家长对教育规律缺乏了解,教育经验不足,往往容易被这类“简单易行”的教育理念所误导,盲目参照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潜忧隐患。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虎”“狼”相迫、拔苗助长。我以为,教育部作为权威教育指导部门,或许正是看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种严重不良倾向,且其影响已较为广泛,危害已较为深远,因此才公开予以反对,以免家长继续受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不自知,并帮助那些摇摆不定的家长及时摆正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审时度势地发出《意见》,明确对“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泼上一盆冷水,其指导善意就理应得到认可和点赞。
毋庸讳言,面对教育部就加强家庭教育发出的这个指导意见,网络之上、媒体反应,确也显得十分热火。有人觉得,家教权是公民的私权,教育行政部门发文反对“虎妈狼爸”,虽有为学生减负之良好用意,却有“管得太宽”“使错了力”的嫌疑;也有论者提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到处存在的“抢跑赛场”,又怎能不让家长们长期焦虑,进而“高压”育才?但也需要看到,所有种种的渲染炒作,除了“只顾一处,不及其余”的明显硬伤,情绪化昭昭之下的抱怨有余而严谨不足,恐怕都不能掩去“虎妈狼爸”式教育的太多短板与软肋。
实话实说,“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可能更像一种“饥不择食”或“病急乱投医”。事实上,对于这种粗暴简单的“威吓教育”和“棍棒教育”,有关学者也一直表示质疑和反对。如在2012年,教育专家刘燕芳在其《不做虎妈狼爸》的著述中,以其多年以来当孩子妈妈、担任班主任的思考研究的深厚积淀,提出了教育的真正灵魂,应当也必须是帮助孩子养成优秀人格,引导孩子发现人生价值,强调 “人”的幸福成长。
由此而论,动辄言语“虎妈狼爸”的根源在于教育不均衡和应试教育体制,就未必不是过分渲染或夸大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都难以做到绝对的完全均衡,考试竞争和社会竞争也将长期存在,但这岂能想拿就拿、想用就用,成为家长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高压式教育的堂皇理由?
“留下陪伴时间不吝啬,坚持原则问题不迁就,关注孩子爱好不排斥……”这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做虎妈狼爸”观点的刘燕芳,从还给孩子应有的权利、扮演好现代父母的角色等角度,真诚总结并传授的育才法则。而事实上,很多成功、成才人士的经历,包括很多考入名校的学生都证明,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能力。所以,点赞不做“虎妈狼爸”的指导善意,其实就是要言行一致、内外一致,少从外部给孩子以粗暴的管理和压制,唯有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去消除种种盲动与短视,也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