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背景: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65000m2,地上28层,地下两层。筏板基础,地上剪力墙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施工总承包,中标价2.56亿元人民币。质量目标:合格,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并于2010年12月15 Et进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对项目进行了总体施工部署,划分了施工流水段,对分包单位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事件二:2010年6月15日,该工程进入雨期施工,施工至地上四层。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雨期施工措施。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主要原则有哪些?
2.事件一中,项目部应在施工部署中,明确分包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一般项目施工部署中,资源投入计划主要有哪些?
4.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钢筋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参考解析
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主要原则有:
(1)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进行分阶段合理划分;(2)说明划分依据及流水方向;
(3)确保均衡流水施工。
2.明确分包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对主要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应进行简要说明; (2)对主要分包项目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应提出明确要求。
3.资源投入计划主要有: (1)分包计划;
(2)劳动力使用计划; (3)材料供应计划; (4)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4.项目部应采取的钢筋工程雨期施工措施有;
(1)雨天施焊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遇雨急速降温;
(2)在后浇带两边各砌一道l20mm宽、200mm高的砖墙,上用彩条布及预制板封口,预制板上做防水层及砂浆保护层;
(3)雨后要检查基础底板后浇带,后浇带内积水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钢筋锈蚀; (4)钢筋机械必须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设置机棚和排水沟;
(5)焊机必须接地,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32 背景: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问题:
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3.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解析
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不正确。因为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中标后,双方不得签订违背中标结果的事项。因为中标价是l350万元,所以合同价格应当是l350万元。
2.因为开发公司应提供的施工图纸没有设计完成,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到现场实地勘察,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担4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工期延误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
3.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33 背景:
某工程整体2层地下室、主楼地上12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由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加SBS卷材防水层。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马上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个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经钎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开现场会议,经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按要求形成相关验收记录。
问题:
1.本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应检查哪些内容?
2.本工程土方开挖时应检查的内容?开挖后应检查哪些内容?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说明理由。
4.基坑验槽的重点检查部位是哪些?指出本案例中基坑验槽做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1.本工程定位及放线检查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本工程采用大放坡开挖,则土方开挖时,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
况、排水、土质等。基坑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
(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
(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的现象。
(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不妥;
理由:基坑验槽过程中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定方案后组织实施。
4.基坑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在本案例中,基坑验槽做法的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
理由: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不妥之二:参加单位为施T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
理由: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
34 背景: 北方某商业工程,建筑面积8000m2,施工单位为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框架结构,条形基础,地上4层,檐高18m。南侧与原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贴建,原有建筑物层高4m,屋面局部高低跨差1.2m。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落地式脚手架,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施工总承包单位组建了项目部组织实施。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南侧外脚手架搭设高度达到6 m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原有建筑物屋面局部高低跨差处发现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进行了固定;高低跨差1.2m;高跨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800mm。要求作业班组整改。事件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巡检发现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是杆长的0.6倍,且超过500mm。
事件三:脚手架安装扫地杆时,安全总监发现纵向扫地杆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了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安全总监及时进行了纠正。
问题:
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检查和验收阶段还应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解析
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检查和验收阶段还应有:(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6)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人使用之前。
2.(1)不妥之处一: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进行了固定。 正确做法: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2)不妥之处二:高低跨差1.2m。
正确做法:高低差不应大于1m。
(3)不妥之处三:高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800ram。
正确做法:高跨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1)不妥之处一: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
正确做法: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不妥之处二: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是杆长的0.6倍,且超过500mm。
正确做法: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ram。
4.(1)不妥之处一:纵向扫地杆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处的立杆上。
正确做法: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2)不妥之处二:横向扫地杆固定在了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水平杆上。正确做法: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