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院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经济管理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始创于 2007年,是为适应我国行企财务信息管理核算由传统的手工核算向计算机化核算转化的需要而设立的。为办出特色精品专业,在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参照《农业经济管理系“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结合本专业的建设情况制定如下专业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概况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设立于2007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学生。通过4年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会计人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本专业现有在校生137人,毕业生57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工学结合,“分块教学,技能递进”的“1311”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形成拥有14人的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有1间校内实训室和4个校外实习基地;《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实务》两门课程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目前,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成为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并于2008年与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办学,试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效凸显。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以致用”、服务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青海及周边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时代特征作为本专业建设的主要取向,加强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培养学生满足实际需要的应用能力和素质,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突出高职特色,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比例,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和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环境与处理新业务的能力和素质。经过5时间的改革与建设,使各项教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性专业的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三、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立足于专业实际,着眼于社会对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长远的需求趋势,正确地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探讨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适用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恰当适用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1、本专业办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财务信息管理技能型人才。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正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青海及周边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行企的高素质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财务信息管理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财务信息管理业务处理能力和财务管理计算机化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财务信息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办学模式,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4、以“技能”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编制教学计划;反映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化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实务流程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5、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落实。
6、努力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学院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1、教学文件与管理制度。为突出专业特色,要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计划、课程建设计划、教材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使得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文件齐全,符合学院有关制度规定的要求。要求大纲格式统一、规范,由任课教师讨论编写,教研室主任把关,系部审核后教务处实施。要求任课教师接到教学任务书后,必须按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编写授课计划,写好教案,授课计划和教案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内容要求,每学期组织教学检查、随机抽查听课等方式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教学大纲的修改,必须经教研室研究讨论、系部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做出适当调整。
2、实践教学环节大纲。完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大纲。实训大纲的选题、制定、编写结合就业方向,注重实效。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实训课编制有实训大纲及考核手册。实习课编制有实习大纲(计划)及考核手册,主要在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完成。聘请企事业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组织好实习的指导与检查,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做到实习有记录、有汇报。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反映良好。各实践教学环节要按照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执行。
3、教学档案。继续完善完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学日历、教案、教研活动记录、考试试卷、学生实训、实习手册等教学文件和资料。鼓励支持教师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适合本专业的课程讲义、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综合实训大纲等,力争在5年内完成财务管理计算机化系列教材的编写,以补充实践教学教材的不足。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5年时间“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90%以上。主要措施是:从实务部门调入具备教师条件的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安排现有教师到行企进行实习、实践锻炼提高专业实际能力,积累实际经验;鼓励中青年专任教师取得中国注册财务信息管理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经济师等社会执业资格和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加强师德教育,每学期进行一定形式的教育,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培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相互讨论,介绍经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与老教师切磋交流教学经验。要求中青年专任教师创造条件,在5年之内获取副高级以上高教系列职称;要求中青年专任教师每年参加顶岗锻炼一次,提高实际业务处理能力。
2、为解决目前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可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数量。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行企及银行部门实际工作人员到学院做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外聘教师资料库和客座教授聘用制度。并聘请相关行企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来系举办讲座。
3、通过明确对专业带头人及其教学梯队管理目标和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稳定教学特长的中青年教师,完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激励与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意识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及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修,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经5年努力,使教师总数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90%以上。
4、为满足扩大招生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每年计划增加教师1-2人。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职称结构,使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
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至少有1名以上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承担主讲教学任务。
6、努力搞好产学研工作,要求每位教师读专业书籍、撰写教科研论文、积极申报各层次科研课题、开讲座,建立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发展激励机制。引导专任教师主动承担行业、行企的项目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本专业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科研论文5篇,论文发表总数达到20篇,编写出版教材3部﹙套﹚。
7、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课程组为单元,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实训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着重要在专业实训项目的科学设计、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实训室建设、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编写、学生探究创新、技能竞赛等方面下功夫。专业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设计出一套与职业岗位符合的高度仿真的实训项目;根据专业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具有行业行企实际工作经历的、业务水平较高的实训指导教师;各专业综合实训和各门专业课程实训配置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
1、按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善实训室的实习资料和实习组织管理,建立科学适用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程序,使实训室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尽快建立ERP模拟沙盘和模拟纳税实训室,按财务信息管理岗位和各管理部门分别设置仿真的业务环境等,满足多种实训的需要。
2、现有实训室需逐步加大投入改进设备水平。教学软件需要升级或更新,实习资料需不断积累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实训中心现有条件,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并且实训项目随着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
3、在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行企的数量。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还需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习组织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探讨新的实践教学途径,以满足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要。
(四)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相匹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与行业行企合作开发教材。“十二.五”期间,要完成财务信息管理实训系列教材编写出版工作以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编写出版工作。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和发展要求,且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因此,主干专业课教材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并充实教学参考资料和案例教学资料。集中整个专业力量,推进《财务软件应用(金蝶)》教材的完成。用友软件在我校已经使用了5年的时间,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要与用友、金蝶行企紧密合作、深度合作,共同培养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化人才,共同开发教材,特别是具有实践教学作用的实训教材。
(五)课程建设
1、要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全面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考证课程进计划,考核方式多样化。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首先由学院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次施教。注重差异化建设,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应有至少4门课程完全在机房上课,以体现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化的特点。
2、以课程组为单元,制定课程建设计划,分配课程建设任务,联合行企加强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切实要适应高职高专的特色。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要大力开展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再建1-2门省级精品课程,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省级精品专业。
3、打破专业壁垒,设置柔性课程学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展视野。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等课程实训内容的课时数。为增强学生对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化的实际操作技能而提高专业的实践知识部分占总学时的比重。尽量让理论课与与实践的课时比达到1:1。做到每门课程在章节完后有分项实训内容,又在整个课程授完后又有综合实训。在第五学期,设置综合岗位模拟实训,全方位的模拟行企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轮换各种财务信息管理岗位,增强学生对账务处理及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弥补学生对建账和破产清理账务处理技能的欠缺。
4、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打破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本专业资深专家意见,以此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预期专业培养目标。
(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为适应市场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要求,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统筹“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兼顾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企要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要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确实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作为主要议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开展多媒体课件比赛、教案评比、公开课、相互听课等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到行企咨询、到兄弟院校交流,取长补短。与行企合作,开发特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群相符合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组织专门的教学方法研讨会,引导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方法方面的理论文章,进行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加以奖励。
2、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内容,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行企实际工作,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1)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试点中,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要积极认真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并结合不同课程的不同情况,积极试行各种形式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中国足彩网、更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之中。
(2) 推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带有特殊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多向的,发散型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提出有关资料,由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手段或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良好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及提出解决方案,也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 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利用,推广多媒体教学。突出实务性课程,加强实训室建设和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加大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师能够更有效更方便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中国足彩网、更广、更全面地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料,更及时地利用网上信息充实教学。鼓励教师使用电子教案,使教学手段现代化,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代表。要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电脑技术,活化教学气氛。
(4)不断探讨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在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第一、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除原有的平时考核、期末笔试外,增加面试的方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表达能力。第二、加强课堂教学中应用能力的考核。每一门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都要对此环节进行考核、评分,并按比例记入本课程的总成绩。第三、对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设置一系列考核的标准,达标作为准予毕业的要求之一。第四、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完成核心课程试题库建设,每门核心课程需有高质量试题不少于3套。
3、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堂上尽量减少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提倡诱导、启发及换位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质性做到师生的真正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七)产学研相结合
实行产学研合作,是发展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措施如下:
1、与行企合作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基本途径是与行企联合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桥梁,加强与行企、兄弟院校的紧密联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校行企相互提供服务,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机制。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1)参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2)指导实训课程的教学,有条件的委员可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3)帮助专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4)协助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企实践锻炼;(5)制定校企合作的科研规划并赋予实施。
为了使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科学、更切合实际,除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外,每年还要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重点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专门讨论。并根据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认真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
2、与行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建立实习基地,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在维护和稳定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合作关系、把合作推向纵深的同时,“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建设一批与专业深层合作的行企群。通过协议与行企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合作的重点行企应当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的部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校行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深层合作关系。要依托教学基地行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校行企相互提供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即系部为行企的财务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行企为系部学生提供实习埸所和其他条件。用5年时间开发5家以上校企合作项目,争取让三年级学生60%能够进校企合作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参加用友公司举办的财务信息管理技能专业大赛。
3、聘请行企财务信息管理部门的专家兼任本专业的实验和实训指导教师。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实操、实训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积极创造条件聘请行企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财务部门领导和专家担任实训和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主要兼任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实训和实习教学任务。
4、选派青年教师到行企进行实践锻炼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每年要选派 1-2位青年教师到条件较好的行企、会计事务所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有条件的中青年专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以提高实操能力和专业水平,克服长期只懂理论,不懂实际的缺陷,而且可以收集教学所需要的案例、实际资料,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水。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