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作为三大类材料的重要成员,因其广泛的市场需求及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生产和应用水平已经成为显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和素质;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改性及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与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两个辽宁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3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完整、充足、先进的专业实验装备;十余家相关企业支撑的实习基地;校内“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训中心”等为工程实践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方向:橡胶工程。塑料工程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英语、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聚合物加工原理及设备、相关专业课程与专业实验。
就业方向: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包括轮胎工业、橡胶工业、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材料、军事工业等。
材料化学专业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结构设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及其应用等,是二十一世纪材料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聚合反应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涂料技术基础、粘合剂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是基础学科与应用科学相结合的专业。毕业生适合到与现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设计、开发研制、性能结构分析等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科研及开发等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特色专业。专业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复合与功能材料、薄膜与微晶玻璃等新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分析表征及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掌握新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与表征手段;具备材料测试、材料设计与改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的能力。
专业方向: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结晶学、热工工程及设备、粉体工程、超微粉体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陶瓷工艺学、玻璃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航空、航天、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工厂和科研单位从事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和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
本专业起源于材料学与物理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外语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较系统掌握材料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专业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固体物理、光电子材料、光谱分析在材料中的应用、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方向在传统材料的性能改进,光、电、磁功能材料开发,涂料、塑料、食品检测、橡胶、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分析与检测等领域。也可在多晶硅(化工能源公司)、半导体(电子类公司)、物理、材料类、无损检测(探伤、压力容器厂家)等行业就业。根据相应的研究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在材料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单位从事材料研制和开发等工作;或在技术监督与质量检验部门、工业企业从事材料的结构解析、性能测试和质量检验与相应的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多学科相互渗透,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新型学科,有多次下厂实践的机会,在专业技术任选课方面,设有材料专业工程师职业生涯、建筑环保新材料等由工厂的工程师来讲授的课程,更接近社会的需求。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我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势,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航空航天、风能发电、汽车以及建筑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本专业被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能够在复合材料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应用研究与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复合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复合材料制品与模具、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复合材料综合技能实验、材料分析与检测实验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风能发电、汽车、建筑等领域从事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或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
沈阳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依托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沈阳化工大学·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化工大学·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材料加工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校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培养,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
培养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计划: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规格、标准,结合执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多元化考核,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为“3+1”校企合作模式,除必修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外,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验、实训、实践和在企业学习环节。采取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学生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毕业环节在企业进行3~6个月的专业实习或工程训练,达到培养方案标准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或特定的专业学位。
选拔条件:应具备从事工程领域研究的愿景,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在专业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的远大志向。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届新生中,参考高考成绩及入学摸底考试成绩,挑选数理基础好,对本专业有兴趣,工程意识强的学生25~30人进入“卓越工程师班”,单独编班,单独授课。“卓越工程师班”实行末位淘汰制。
“材料类优创班”的招生说明
“材料类优创班”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应用研究型人才。毕业生要具有扎实的材料学基本理论功底和实践创新能力;拥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在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深造的潜力,或者在各类企业、公司等具有较强就业竞争优势的素质,以满足国家对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行业竞争力人才的需求。
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实施“3+1”的模式,即前三年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统一基础教育,后一年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方向进行专业教育。
“材料类优创班”在1、2和3年级第一学期实施课程打通,体现出“大材料”的培养特点。在外语和高等数学理论教学上,实施独立授课。突出“材料类优创班”的创新实践环节,除基础课实验外,专业基础实验或专业实验均进行综合、设计实验,毕业环节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确定。
管理模式:
1、“材料类优创班”单独编班。
2、实施导师制,在“材料类优创班”的大二第二学期,确定每位学生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科研训练和专业指导。
3、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考核,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被淘汰的学生仍回到原专业班级学习。
生源的选择:
在自愿的报名的基础上,经学院对其学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