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组织部门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相应的容错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用人潜规则,保障实干者受尊重、慵懒者受鞭策、逾线者受惩罚
整风以来,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等行为明显收敛。然而,怕担风险、怕负责任造成的推诿扯皮、得过且过的情况也多了起来,“太平官”现象有所抬头。少数干部拿着薪水混日子,只做和尚不撞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种“太平官”,前人曾借泥偶来给他们“画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如今,也有一种通俗的说法:要发文件,等待实践;要去实践,等待文件;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
表面上来看,“太平官”现象抬头,是因为八项规定等制度对官员有了中国足彩网约束,一些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官员能捞的油水少了,能用的权力小了,没有了干事创业的“动力”。但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些干部的党性修养出了问题,宗旨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将为人民服务当成了负担,实质上都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念的延续。
这种怕事不敢为、懒政不想为、平庸不能为、为私不作为的“太平官”,非但不能推动政府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反而会造成各类方针政策无法贯彻执行,为改革增加阻力。对他们听之任之,势必将败坏干部队伍风气,损害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而且将可能“带坏”勤勉实干的“老实人”,使他们失去工作动力,影响改革大计和长远发展。
为官一任,应当有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的是能开创改革新局面的能手,而非尸位素餐的“太平官”。不愿干事创业、不愿艰苦奋斗、不愿为人民服务的人,无法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前,我国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闯劲攻坚克难,需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来啃“硬骨头”,需要以身铺路的奉献精神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绝不能纵容“太平官”混吃等退休。
堵住“太平官”,首先需要强化日常考核监督机制,让尸位素餐者及时现出原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一批尸位素餐的干部被查出,但这种“活动”毕竟非常态,这也对党员干部日常考核监督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下级监督太弱,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太远”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变,考核管理机制还比较粗放,有关部门还应当探索更加有效的党员干部考核管理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为官不为”干部才有抓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待“太平官”,纪检监察部门应当敢于亮剑,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剔除党内沉疴,铲除“为官不为”的习气。
今年以来,部分省市已经对“为官不为”展开问责。截至8月底,河南省针对“为官不为”和“冷硬横推”等问题,对1398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湖北、福建、江西等地也对“为官不为”的干部进行了查处。这也说明,党中央整顿官场风气、治理“为官不为”绝对不是空喊口号。把对“为官不为”查处的“高压”一直通上“电”,才能倒逼官员抛弃侥幸心理,彻底改正“慵、懒、散”的不良习气。
最为关键的是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杜绝“为官不为”的风气、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需要组织部门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相应的容错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用人潜规则,保障实干者受尊重、慵懒者受鞭策、逾线者受惩罚。让“庸官懒政”没市场,确保“有为”者“上位”,让“不为”者“让位”,才能将全体党员干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奋发向上,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