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5年4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受到上海市民及游客的热捧。随后,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微博表示,因极个别不文明参观行为,造成“巨蜥”爪子被弄断和海星被乱摸而死。出现这种情况,有不文明行为的问题,有管理不善的问题,而更重要的,还是科学素养严重缺失。
科学素养严重缺失的事例比比皆是:在天津,有人信“黑色楼层”——楼房9-11层集聚扬灰层,不可买;在成都,有人信连续3天黑夜,从而疯抢蜡烛和火柴;在南京,有女性高工迷信“世界末日”,要捐献几百万家产;在山西,盛行在校园内举办“谢土”仪式,校领导亲自焚香点蜡……国人科学素养缺失由此可见一斑。
深度解析
[综合分析]
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博物馆恰恰是一个帮助社会提高个人素质的地方,参观完博物馆后,游客不仅应当吸收艺术、文化的养分,更应该在博物馆精心的布展、讲解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的文明素质。一座座城市中的博物馆,不能仅仅成为城市中的地标建筑,也理当成为社会教育、文明教育的基地。
[参考对策]
第一,提升公民科学素养需要政策支持。
公众科学素养,关乎生活质量,更关乎综合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2015年1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博物馆条例(草案)》。随着《条例》实施,随着科普活动不断开展,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必将大大提高。
第二,多种渠道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尤其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利用好正规教育渠道,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场馆教育、传统媒体、新媒体等非正规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形成立体教育体系,不但丰富公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公众科学生活的态度和精神。
第三,政府和媒体也要为公民提升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对假消息、伪科学不能放任不管,逃避责任;也不能简单地强调某渠道消息的正确性,一味说教,引发对立情绪。政府要以疏导为主,及早发声,摆出事实,让公众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科学引导舆论。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对媒体加强监管,要求媒体站在独立、客观的立场上,不能不顾新闻道德,不顾“节操”,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媒体要作为公正、客观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一些专业问题上组织专家发声,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引导公众科学生活贡献力量。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