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正值高考录取季,各大学的生源挣夺战打得十分热闹。与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激动不已的高中毕业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却在抱怨大学教学内容陈旧刻板、学不到实用知识,称“一流的进去,三流的出来”。
大学教育的“饼子”越摊越大,毕业生越来越多,但许多用人单位指出,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贬值链。
这种现实,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严峻考验。大学教育质量,靠什么样的评价机制来保障?我们的人才培养,如何才能越来越好?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改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某些大学老师的平庸和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随着大学教育的“饼”越摊越大,大学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现实是,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扩招后的新专业,总要有学生来上,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些学生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回过头砸的依然是高等教育的牌子。
内地的顶尖高校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这往往是靠学术研究的数量来获得的。大学也因此成了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学生的大学。更令人忧虑的是,很多大学领导满足于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对社会舆论要求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呼声置若罔闻,只做些应付的表面文章。
为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学校的学科点,把学校办成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大学在扩大原有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新增学科专业。本来,一个专业究竟该有怎样的招生规模,应该根据培养定位、师资力量等科学确定;一所大学是否增设一个学科、专业,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这一学科专业在全国其他院校的开设情况进行决策,可近年来不少大学在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时,根本就没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往往由学校行政拍板,再报上级部门审批。一些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无法办出特色的专业,就这样出笼了,等到具体开办时,才发现师资缺乏,有的连基本的专业基础课也开不齐。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导致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不投入。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985、211院校,大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办成研究型大学,必须增大研究生教育体量,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于是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课题经费等,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而且,如果科研突出,有无这一工作量,都无伤大雅;反之,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发布论文数不多,哪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考核、评价尤其是职称评审中获得有利的结果。
高校的这些弊病不除,对于本科生的发展是极大的限制。不把本科教育办成批量化生产的“工厂式教育”,还需高校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