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省电大红河分校合并组建的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现任校党委书记陈永明,校长彭兵。
学校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蒙自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学院曾在此办学。蒙自离越南老街省较近,所以红河学院成了我国西南离边境线最近的大学。北回归线横穿蒙自市境内,年均气温18.6℃,校园内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环境秀丽,景色宜人,被誉为园林式的高等学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红河学院倡导“超越、创造、和谐”的办学理念,实施“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3万余人,被誉为“滇南人才基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了13个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数学学院、国际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学院。开设了4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史、法、理、工、农、经、管、教等9个学科门类。
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总面积2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5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58.1万册。建成了博远教学楼、健翔体育场、任美福工学楼、黄鉴理学楼、9个学生宿舍园区等教学生活基础设施;建成了工学院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实验、机械工程、数字媒体等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了理学院化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工程实验室、天然药物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成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课实验中心、专业综合实验室、科研共享实验室等;实验室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提升。校园网、学生宿舍网、无线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手机一卡通等信息化建设的完备大大满足了师生的生活与学习。
红河学院现有教职工773人,其中专任教师591,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4人,占专任教师3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97人, 硕博教师占到专任教师50%以上。他们中有国家级二级教授;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者;也有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及“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称号者。多名教师被聘为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生导师。
红河学院实施完全学分制,是被云南省教育厅首批认可的实施学分制和实行学分收费的高校之一,学校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级课程模块,不断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起学生境外短期学习、实习的SAP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国际学习,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2007年以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连续几年都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随着学生境外学习和实习的增多,毕业生在美、泰、越等国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多,毕业生就业的领域及范围不断扩大。
学校科研实力稳步提升,服务面向多样化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建立了一批具备发展基础能力、区域特点明显、学校特色明显的优势特色学科。依托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力度,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增多,质量稳步提高,成果逐渐丰富,在承担高级别项目、争取高级别奖项上取得新的突破,“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33项、地厅级项目126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立项校级项目286项。学校结合区位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冶金工程、越南语、泰国语等工学、经济学、东南亚小语种本科专业,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在生物资源、天然药物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与地方开展科研、技术合作,取得了较大成果。学校还根据自己的特色定位及区域优势,成立了“红河州越南研究中心”、“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红河流域发展研究中心”、“红河州斑鳖救护暨水生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服务载体,为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教育国际化内涵不断丰富。“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呈现多样化,学校目前与12个国家,近70所国外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越南、泰国、柬埔寨与当地大学合作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成立了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红河校区;对越合作涵盖了汉语推广、境外办学、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文体交流等各种方式,建立了红河学院越南太原大学校区,首批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在该校开办的4个本科专业已获我国教育部批准,成为云南省境外开办本科专业第一家;对泰合作在联合办学、境外实习、学生交换等基础上逐渐拓展;建立了我校学生享受国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多种机制,组织实施了中越及中泰1+3合作办学、中美1+2+1、SAP、短期交换生和境外实习等项目;建立了留学生攻读学士学位的管理制度,已有120名全日制越南留学生从15个本科专业毕业回国,学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回首“十一五”,学校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果,展望“十二五”,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事业发展全局,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早日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国际化、教学型的地方本科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